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铜川中院:七项举措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

2021-04-06 15:22:28   

为在队伍教育整顿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陕西省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出7项举措力求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链条保障民生,多维度为民司法。   

一是执行攻坚保民生。部署开展了“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该项工作为期3个月,对排查出的涉民生执行案件,逐案建立台账,滚动管理,一案一策,繁简分流,采取“三限三惩”等机制用尽执行措施,保障胜诉权益。第一季度,全市法院共执行完毕39件,和解11件。执行救助11件 (救助金额5万元)。执行到位金额共计291.82万元。

二是便民利民暖民心。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一站式”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市法院“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流程、全业务、全时空网上诉讼服务,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共完成跨域立案24件,网上立案79件,集中送达1862件,网上调解333件。

 三是网格助力集民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双助双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做实做优法院诉调对接、网格员协助送达和执行两项机制,推进诉调对接团队进驻区县综治中心,大力推动构建“信访打头、调解为主、诉讼断后”多元解纷模式,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案件207件,委托调解191,委派调解56件,司法确认13件。利用网格员辖区全覆盖、熟悉所在网格片区社情民意、工作时间灵活等优势,发挥网格员在协助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作用,全市网格员共为法院提供执行线索166条,协助执结案件166件。

四是快立快审解民纷对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开辟了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先兑付执行款的“绿色通道”,综合运用保全、调解、执行等多种手段,加强与人社、住建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确保高效快速化解涉农民工案件。全市法院共受理涉农民工权益保障案件18件,审执结15件。

五是固本强基减民负。全面整治“空心法庭”“走读法庭”,重构基层人民法庭“两便功能”。全面推进基层法院法官全面进驻、安保设施配置、办公条件改善,全市法院15个人民基层法庭有14个已全部完成法官进驻,并全周期驻庭办案。

六是信访化解听民声。推行涉诉信访案件律师代理制度和员额法官带案下访制度。已与市司法局联合印发文件,推动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已组织10名律师参与涉诉信访案件化解。对37件涉诉信访案件,已全面落实员额法官包抓化解机制。

 七是以案释法解民忧。大力促进以案释法工作常态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与市司法局联合部署开展了“一周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工作。已完成市级、区县级、镇办级、村(社区)级四级“一周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微信群组建工作,目前,已通过微信群层级推送第一期典型案例。  (张文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秦都法院召开队伍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动员部署会议
下一篇:咸阳中院赴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