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铜川中院与铜川市司法局联合部署

“一周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

2021-03-26 17:07:53   

近日,陕西省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与铜川市司法局联合部署开展“一周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工作,促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铜川、法治铜川建设。

搭建微信平台。建立市、区县、乡镇(街办)、村(社区)四级普法微课堂工作群。第一级微信群由市法院、市司法局和各基层法院(含新区审判庭)、区县司法局(含新区政法办)联络员组建。第二级微信群由各基层法院、各区县司法局、基层法庭、司法所联络员组建。第三级微信群由基层法庭、司法所和辖区村(社区)联络员组建。第四级微信群由村(社区)联络员和本村(社区)的村民、居民组建。即在第四级微信群,各村(社区)联络员要将本村(社区)内的微信用户全部纳入工作群,确保以案释法工作实现全覆盖、无死角。

精心编写案例。由市法院具体负责典型案例的编写工作,每周一个。案例的编写应坚持实用导向,突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注重选择与群众生产生活、日常维权密切相关的案件。案例编排以案情简介及问答形式表述,即在案情简介之后附加三个问题,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全面解读和释法明理。文字表述方式突出通俗易懂,便于群众理解。典型案例的范围包括民事、刑事、行政、执行案件,既有全市法院已审结的案例,亦包括编省内外法院所审结的对群众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案例。

及时推送案例。由市法院每周将编写好的典型案例通过第一级微信群推送至各基层法院联络员,各基层法院联络员通过第二级微信群于2个小时内将案例推送至司法所联络员,司法所联络员通过第三级微信群于2个小时内将案例推送至辖区村(社区)联络员,村(社区)联络员通过第四级微信群于2个小时内将案例最终推送至辖区村(居)民。各级联络员在完成案例推送任务后,于1个工作日内将推送截图通过微信群逐级报至市法院和市司法局。

开办线下讲堂。结合法治铜川大讲堂普法宣讲和“宪法法律七进”工作,各基层法院、各区县司法局要坚持线上线下普法一起抓,整合法官队伍力量和法律服务人员资源,定期(全年不少于2次)深入辖区村(社区)开办线下村(社区)法治讲堂,面向群众宣讲法律法规,集中学习典型案例,并现场征求村干部、村民代表对“一周一案三问”普法微课堂工作的意见建议,以使该项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对群众提出的法律咨询,由基层法庭和司法所第一时间予以解答,疑难问题可通过微信群提交至基层法院和区县司法局联络员,由基层法院、区县司法局组织相关审判执行领域法官和法律服务人员予以解答。  (张文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商洛中院院长讲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专题党课
下一篇: “规定动作”不走样 “自选动作”有特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