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里,聚光灯照亮英雄形象,经典故事换上时代“新装”;城市中,老弄堂变身新舞台,城市草坪成为首演首秀新阵地;台前幕后,艺术创想插上翅膀,青年原创走向舞台中央……这个秋天,上海的舞台令人期待满满,文化获得感充盈于观众心间。
站在时代的潮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直面新冠疫情常态化带来的重重考验,坚守艺术初心,坚持人民至上,始终以积极的姿态破局开路:一场场展演活动聚焦时代故事;一系列惠民活动为城市文化艺术生活高质量发展赋能;一部部艺术节委约作品、一个原创孵化平台为上海文化注入澎湃活力,助力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奏响上海城市软实力提升新乐章。
《融》彩排照(摄影:祝琳)
让原创“蓄水池”新作潮涌
从年初到年末,申城舞台精彩纷呈,展演活动轮番登场,优秀文艺作品发出时代“潮”音。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经典剧目展演季”首先亮出上海红色“家底”,复排复演评弹《王孝和》、芭蕾舞剧《白毛女》等红色经典,用红色文化吹响春日号角。随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创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2021年度上海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接连推出,越剧《山海情深》、话剧《师者之路》、歌剧《晨钟》等一批思想精神、艺术精湛的主旋律力作聚焦百年奋斗征程中的鲜活侧影,发出时代新声,展现上海文艺界的原创实力。
越剧《山海情深》(由上海越剧院供图)
聚焦的目光不止于上海“制造”,还有其他兄弟省市的原创新作。 聚焦的不只是历史深处的红色往事,还着力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展示记录时代的原创新作。10月起,“演艺大世界 艺聚大上海”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季聚集了来自辽宁、广东、江苏、浙江、湖南、海南、陕西等省份的16台精品新作,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为“演艺大世界”圈层拓展提供有效支撑,为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带来蓬勃活力,全面助推城市软实力建设。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 话剧《北上》(摄影:蔡晴)
从蘸着墨水吃粽子,品尝信仰味道的《共产党宣言》翻译者陈望道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歌唱祖国》创作者王莘,再到用蘸满黄土颗粒的笔书写时代的“人民作家”路遥;从以青春视角解读经典,打造全新舞台效果的《红楼梦》到将传统故事《白蛇传》架构在未来时空中的《白蛇·人间启示录》,再到从经典民间传说《梁祝》中提炼新意,用现代手法重塑经典的《化·蝶》……一部部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引发一轮又一轮热议;一个个为理想信念前仆后继、接续奋斗的鲜活形象叩开观众的心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肩负使命担当,用舞台的聚光灯照亮这些中国故事,让文艺作品为时代写下生动注脚,从不同角度弘扬中国精神,呈现文化自信,凝聚新时代奋勇前进的磅礴力量。
让艺术“潮生活”成为城市日常
从黄浦城市草坪音乐广场到虹口今潮8弄,“艺享申城”系列惠民活动掀起一阵又一阵惠民热潮。上海积极探索演艺新模式新场景,让市民和游客真正体验到城市的温度和美好,不断提升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艺享申城”系列演出-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上观众观看演出 (摄影:陈億欢)
从经典歌剧到国风音乐再到爵士电子乐,从现代舞到街舞再到荧光棒舞蹈,从藏地天籁门巴老调到壮美广西的交响之声再到独具江南韵味的上海评弹,从先锋探索的环境肢体剧到适合亲子家庭的原创绘本视听音乐会……在这些惠民的舞台上,经典之声与跨界融合之作不断,艺术名家与潮流艺术家陆续登场,各个年龄层段的观众都能找到所爱。艺术节中心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特色,以更精准的定位,以更优质的文化资源赋能区域文化发展。
惠民的舞台不仅得到了观众的青睐,也得到了艺术家的格外重视。在2021年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秋之韵”暨“艺享申城”系列演出中,中国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李劭晟博士将这片惠民的舞台作为其新作《天地之侠》的首演地;青年作曲家张士超与嘻煜新古典乐团亦是如此,他们合作演出的“山中月——‘没有合唱团’的合唱作品音乐会”,全部作品均为国内首演,其中《山语》更是新创首发作品。
“艺享申城海派今潮开幕演出季”《海派情怀·黄英跨界音乐会》演出现场 (由滨港商业中心 今潮8弄 供图)
如果说,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久负“惠民”盛名,那么虹口今潮8弄则是一片全新的文化地标。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先进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虹口有着厚重的历史。艺术节中心因地制宜,让历史建筑变身成为文化艺术的“容器”,让老弄堂成为新舞台,让文艺名家与文化地标交相辉映——当艺术走入日常,街区活力被激发了出来。
从打破剧院围墙,将文化大餐送到市民身边,到把首演、首秀、首发的阵地打造成为亲民、惠民的主舞台,再到将修旧如旧的弄堂升级为文化常新的舞台,让艺术引领生活潮流。在这些变化之中,不变的是艺术节中心坚持人民至上,服务大众的初心,提升的是艺术节中心的服务能力。
让文艺“弄潮儿”乘潮远航
做引航者,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向世界;做护航者,为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的成长提供保障;做领航者,委约创作先锋性作品引领未来艺术发展——这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作为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艺术节中心为艺术家与原创作品引路,让世界目光“看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16年前,杂技芭蕾《天鹅湖》惊艳亮相第七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闭幕演出,并由上海这个窗口“飞”向世界,主演吴正丹与魏葆华首创的“肩上芭蕾”收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如雷掌声。如今,“肩上芭蕾”的一个惊艳转身,杂技舞剧《化·蝶》又将从这里起飞,待疫情好转之日,向世界诉说这个中国故事。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 大型当代杂技舞剧《化蝶》肩上芭蕾(摄影:陈禹州)
艺术原创之路不易,青年原创更是如此。青年时期往往是艺术家创作力最旺盛的阶段,然而,大多数青年艺术家都遭遇过缺乏项目资金、缺少排练场地、没有演出场所等窘境。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化身“畅想的河床”,为艺术创作照起一束光,为青年人才成长保驾护航。今年,6部委约作品和16个邀约作品相继在学校、剧场和演艺新空间上演。在这些作品中,不但有对时代的思考,还有对个人的省悟;不但有创新的想法,还有融合的手段,呈现出青年艺术家独特的视角与蓬勃的艺术原创力。其中,《渔樵耕读》《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Touch 影》三部与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联合委约的舞蹈作品,用“扶青”专业平台与舞蹈专业场馆的强强联合,让舞蹈与中国传统隐士情怀、外国诗歌、高科技有机结合,相映生辉;《月面》则突破传统观演习惯,让观众在非常规的演出空间内,围绕着乐器席地而坐,获得沉浸式的感官体验;《盗爱之梦》借莎士比亚经典故事的“外衣”,探讨现代人的情感通症;《长乐路爱美丽》融合素人表演、现场音乐、多媒体影像等元素,以“口述记录剧场”还原一段城市记忆。
艺术节委约作品-郝维亚科幻歌剧《七日》
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需要前瞻视角、深度思考,探索新时代舞台艺术的发展新路径、创作新空间。上半年,知名编舞家、视觉艺术家沈伟受艺术节中心邀请,为全新艺术品牌“ARTRA”量身定制浸入式整体艺术现场《融》,首次将“整体艺术”的概念带入国内。下半年,艺术节委约著名编舞家侯莹创作的舞剧《消失》亮相舞台,凝结对于疫情的思考,将击剑运动融入舞蹈,以超现实的形式探讨严肃话题。著名作曲家郝维亚创作的中国首部科幻歌剧《七日》则着眼未来,连通经典与科技。
站在第二个百年的起点,在全新的时代浪潮中,浸润在上海开放、创新、包容的潮水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高举时代旗帜,肩负光荣使命,从服务大众、“源头”创作、人才培育出发,让艺术“潮生活”成为城市日常,让原创“蓄水池”新作潮涌,让文艺“弄潮儿”乘潮远航。人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文艺的力量不断深入人心,上海文化不断前进,上海舞台未来可期。(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