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技艺,带着历史的尘埃,在当下依然闪耀着光芒。
近日正在播出的古装剧《当家主母》,剧中的“主角”是一项世界级非遗技艺———缂丝。许多人对丝绸并不陌生,但对缂丝的了解并不多。作为唯一不能被机器替代的织造工艺,缂丝为何被誉为“被雕刻了的丝绸”?缂丝这项非遗工艺,如何展示历史的源远流长和文化的交融创新?
缂丝衣物犹如“雕刻”而成
在电视剧《当家主母》中,出现了经典的缂丝作品———《喜上眉梢》《万年如意图》等,缂丝的传承发展更成为全剧的主线。而故事的发生地苏州,自宋代以来就是中国缂丝工艺的中心。几年前的热播剧《芈月传》中,一件需要半年才制作完成的缂丝绣罗衫也让许多观众眼前一亮。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告诉记者,缂丝是中国宫廷的御用织物,缂丝不是刺绣工艺,而是一种织造工艺,又称作“刻丝”。在工艺上,缂丝的最独特之处在于,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将织物细腻生动地展现。“通经断纬”的织法,通俗地说,就是根据图样变一色就要换一梭。
在缂丝的织造过程中,工匠每遇到一种不同的色彩,会立即截断原有丝线,更换另一种色彩的丝线,这是织造的最难之处。所以,在缂丝作品中,图案与素地(没有花纹的地方)、色彩与色彩的接合处形成了明显的缝隙和孔点,细微之处显高低,犹如镂刻而成,富有立体感,故称“刻丝”。古人形容缂丝“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
当遇上色彩斑斓的图案时,即使一幅简单的作品也需要数千次的“断纬”才能达到最基本的层次效果。而且,缂丝都是手工制作,耗费工时巨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因此,在古代有“缂丝贵比金玉”的说法,缂丝制作的服装和用品都是宫廷皇族和富贵人家所拥有的,都是艺术精品。
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样入选国家非遗为众人熟知的云锦和宋锦,部分可用机器代替人工,相比之下,缂丝的全手工打造尤显珍贵。
这项技艺在中国发扬光大
缂丝这项技艺虽在中国发扬光大,但最初并非起源于东方。
据专家考证,西方的缂织物最早出现在距今3000年前。中国技艺是以蚕丝缂织,而西方最早的缂织物是采用当地盛产的亚麻纤维作为原料。比如,现存公元前1世纪出土的埃及缂织都用麻线。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埃及的缂麻织物向西亚各地和爱琴海一带出口。
缂织技术传入中国,源于汉晋时期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缂毛工艺,已延续2000多年。1973年,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出土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缂丝腰带,据考古学家考证,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而更早的楼兰汉代遗址中曾出土的毛织物,也是采用“缂”法织成的,可见这种工艺历史之悠久。
在河北定州缂丝传习基地,工作人员(右)在给游客介绍缂丝作品
缂丝起源于何时,确切时间很难考证,但从传世的实物来看,早在中国汉魏时期就出现了。在蒙古出土的汉代“山石树”丝织的残片,它的织造方法“通经断纬”,与北京双塔出土的宋代缂丝“紫汤荷花”完全一样。
所以说,缂丝最早起源于欧洲,这个工艺从遥远的埃及和两河流域来到中国,与丝绸相遇后,诞生了一门新的艺术,中国人将这项技艺发挥到极致。当时欧洲人只是用羊毛织毯,即现在的挂毯,每厘米放置2—3根经线,而中国人把这种织法发展得更为精细,每厘米可根据需要放置30—80根经线。
在宋代和书画结合达到巅峰
缂丝工艺非常繁复,只用来做衣物,对古人来说是大材小用。作为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历史悠久的缂丝流行于隋唐,但繁盛时期是在宋代。
宋人追求精神生活,宋代的绘画和书法都迎来了黄金时代,在缂丝的利用上也进行了创新,与书画艺术相结合,开创了以缂丝工艺织造卷轴绘画的新风尚。由于它更具艺术性,也得名“镂绘”。
宋代缂丝大都临摹名家书画,北宋时以定州的缂丝最为有名,南宋时以松江朱克柔的缂丝最负盛誉。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以宋徽宗花鸟画为蓝本织造的《缂丝赵佶花鸟方轴》,就是宋代的缂丝代表作。南宋时期,全国经济和文化中心转移到江南,这里汇聚了大批文人、画家和工艺美术家,这时,以书画为蓝本的观赏性缂丝成为众人所爱。
到了元代,缂丝艺术有所拓展,大量用于寺庙用品上和官员的官服上,并且简练豪放,与南宋的细腻柔美之风形成鲜明对比。明清时期,除了缂织书画、诗文、佛像外,还缂织袍服、屏风、靠垫等,尤以苏州缂丝最为精美。
精美的缂丝织品,为何名气不如刺绣?苏绣博物馆的专家对此有所解释。刺绣,是将彩线覆盖在底料上,有先有后,属于“锦上添花”。如果修改的话,可以用新线覆盖旧线,但缂丝织品的图案是由线到面同步进行的,一旦出错就不能修改。这更说明了缂丝技艺的难度之高,传承至今更属不易。
缂丝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开始衰落,一度无人从事这一行业。新中国成立后,缂丝厂家主要集中在苏州、南通、杭州等地,主要为工艺品,国内很少将缂丝用于服装。只有少数例外,2009年,苏州缂丝工艺大师王嘉良用3年时间复制了明代朱翊钧的“福寿如意”衮服,这是当年明代工匠用了整整13年才完成的工艺品。
古今技艺碰撞产生新火花
“缂丝在大气恢宏中蕴含东方之美,不能只把它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上。”章莉莉说,除了文化意义上的追寻,非遗也要走进现代生活,让经典永恒的文物更显生机和活力。
故宫博物院有一件珍贵的文物《千里江山图》,这是18岁宋代天才少年王希孟在宋徽宗的亲自指导下完成的旷世长卷。青绿山峦连绵起伏,万顷碧波烟波浩渺,宋代美学的清雅隽永就这样停留在20米长卷中。
几年前,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的缂丝跨界设计团队决定以《千里江山图》为蓝本,拜访苏州缂丝传承人王建江,携手创作现代缂丝高定服饰系列,让故宫的文物活起来。最后,非遗和现代工艺结合,设计了1件缂丝礼服、2双缂丝女鞋、2件缂丝手包。
缂丝钱包。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缂丝用最简单朴实的原理,织就无限的可能性。而定制服装和用品,也有着无限的可能性。”章莉莉介绍,比如丝绸女包的设计,灵感来自《千里江山图》局部某处小山,选取其正面形态,提炼山石简洁走势线条,置于手包正面的包盖处,小山底部弧度打破规矩的传统直线结构,保留山石的自然形态,与笔直的包盖线条形成曲直对比,独特别致。在女鞋的设计上,在缂丝元素的基础上添加皮编条带、皮吊穗、中国结扣等,呈现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精细秀美,更显缂丝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别有一番雅致。
就这样,在古今技艺碰撞而成的火花中,缂丝这项非遗技艺走进了现代生活。“古韵来自水墨山水的浓缩,质感来自精雕细琢的传承,雅致来自锦上添花的邂逅。”章莉莉说,从古至今,人们对美的追求理念,都是精益求精的。
如今,我们在博物馆里能看到古老的缂丝文物,在影视剧和纪录片中也能了解这项非遗技艺。中国传统技艺,带着历史的尘埃,在当下依然闪耀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