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庐网络主页展示的作品《南湖春光》。 |
“足不出户就可以近距离欣赏精美艺术品,比亲眼所见还清晰”“通过屏幕感受到了画面的生动”“还能和网友交流观展体会”……借助互联网传播,一个个美术展览“走进千家万户”,“云展览”引来网友纷纷称赞叫好。不少艺术家在作品展陈形式、推广方式等方面迭代更新,让艺术盛宴在互联网上展现。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0年全国共推出超过2000项线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云展览”呈现了人们喜欢的艺术作品。
线上秀作品
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互联网展示艺术作品,并与观展网友积极互动交流。“在网上,艺术家可以随时跨地域展示作品、分享观点,开展网络研讨、网络访谈等颇具现场感的形式,让艺术在网络空间产生更广泛影响。”画家毛庐说。
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毛庐曾被文化部列为“影响中国当代100位山水画大家”,擅长以中国山水画作品展示祖国壮丽山河。目前,毛庐已在其官方网站上线展示50余幅作品,其代表作《桦林秋语》《华山雄风》《南湖春光》等可一键分享到微博和微信平台,让更多观众领略美丽中国的画卷。
随着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开放,云展览、云直播服务大幅增加,艺术品与公众“对话”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今年举办的“书百年辉煌,传红色基因——毛庐携手青少年专题书画展”首次采用直播对外推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关注,开幕式当天线下线上热闹非凡。看到直播平台的互动留言,毛庐说:“我73岁了,也在与时俱进学上网,我很喜欢在网上和同行谈谈艺术,也经常发作品到网上,互联网让大家没有距离。”
直播办展览
线上展览走红足可见公众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艺术品的线上传播已构成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美术馆纷纷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精彩丰富的网上展览,丰富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国美术馆联合百度日前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线上全景展厅,通过虚拟现实、智能导览等技术,参观者不但可以多角度观赏作品,还能感受真实展厅的环境,通过“放大”操作欣赏每一个细节。
四川大学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王炎龙说,虚拟展览进一步打破时空限制,让看展更加便捷。“云展览”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传播体系,VR沉浸式体验等手段帮助观众更亲密地接触展品、更近距离观察作品,使观众体验不断升级。
不少艺术场馆通过与短视频平台合作,把馆藏美术资源开发成公众喜闻乐见的数字文化产品。例如,中国美术馆、木木美术馆等8家艺术机构与抖音日前联合发起主题活动,将涉及敦煌、达芬奇、拉斐尔、埃利希等主题的展品加入特效,以短视频的方式直播展出。
科技助创新
为助力发展在线艺术展览,一系列针对性举措频频落地。2020年11月,文旅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丰富云展览业态,支持文化文物单位与融媒体平台、数字文化企业合作,运用5G、VR/AR、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数字技术开发馆藏资源,发展“互联网+展陈”新模式。
今年4月,文旅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推动美术馆数字化建设,大力发展云展览。今年5月,中宣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联合办展、网上展示,提高藏品展示利用水平。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教研室教授余开亮表示:“科技给展览方式、教育推广活动、公众体验等带来巨大改变。科技让艺术展馆与公众无缝对接,为其公共服务功能的提升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个优秀的线上展览,离不开强大的技术支持。未来,艺术界要不断探索创新、深化跨界合作,针对多层次多元化需求,完善云展览、云直播平台,让中国文化艺术在线上绽放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