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釉陶骑马女俑
归义胡王金印
三彩胡俑
“丝绸之路的开辟虽历经艰难,但总有勇敢的商贸往来的开创者、持续者,让这条联通大洲的贸易路走下去”——日前,“云望长夏——洛阳博物馆藏汉唐胡风文物展”在广州海事博物馆开幕,博物馆馆长张珂珂介绍,展览从洛阳博物馆甄选出文物展品近150件,再现了时人的世俗生活和精神信仰,浓缩了汉唐繁荣的斑斑遗迹,展示了从前那个时代。
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相呼应
汉唐时期,洛阳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唐等历史时期曾是首都;广州是闻名中外的东方大港,两个城市都是多民族汇聚、中外商贾云集、文化融通的繁华之地。经“陆丝”与“海丝”,胡人凭驼马、帆船将金银珠玉、齿革鳞甲等域外珍品运往洛阳、长安等内地主要城市,源源不断,跨越千年。张珂珂表示,“云望华夏”展是广州海事博物馆与洛阳博物馆共同策划的“陆上丝绸之路”展,与馆内的基本陈列“海上丝绸之路”的主题相呼应,形成对比与补充。
张珂珂解释说,展览标题中的“长夏”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隋唐洛阳城有一城门名为“长夏门”,因此“长夏”用以指代洛阳;二是“夏”为华夏,“长夏”意为华夏长治久安。
胡人俑、唐三彩、金银器——这是许多人谈及汉唐之风时常能瞬间想起的意象。但在“云望长夏”展中,汇集的文物范围更宽广,当中既有瓦当、陶仓、陶博山炉这些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东西,也有釉陶骑马女俑、三彩丫鬟女俑等展示盛唐女子风华的器物;归义胡王金印,阿史那感德等人的墓志拓片,体现的是民族融合的特征……
再现当时的世俗生活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汉唐时期,洛阳优越的地理环境得以充分显现,与国内外交往密切。汉晋时人们物质生活富足、文化生活丰富;北魏至唐时,社会尚武崇文,女性风华彰显,是洛阳最为辉煌的时代。
汉代的物资种类丰富,人们一般日食两餐,朝食在上午7-9点,夕食在下午3-5点。展览中展出的“小麦万石”熊足铉纹陶仓、陶猪圈、陶灶等就体现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展览告诉我们,汉代粮食以粟米、豆菽、黍、水稻、小麦等为主,做法有饼、饭、粥;肉以猪肉、鸡肉为主;蔬菜有东葵、莲藕、韭菜、白菜和萝卜等,做法有煮、蒸、烤和煎等。
实际上洛阳的水道运输也一度非常发达。隋唐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公里,贯穿南北水路交通。透过大运河,来自南方的粮食、财税等得以向京城顺利输送,由此极大地繁荣了洛阳经济,使这里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之一。当时洛阳共有六大官仓,城外有河阳仓、洛口仓和回洛仓,城内则有子罗仓、含嘉仓和常平仓。仅唐高宗时期修建的含嘉仓就有287座粮窖,最大者口径达18米、深达10米;最小者口径2.7米,深4.5米。
见证民族大融合历史
无论“陆丝”还是“海丝”,都见证了民族大融合所促生的独特文化,展现了人群汇聚、商贾云集、文化融通的丰富景象。就如展览中展出的,作为多民族聚居的洛阳,实际经历了从胡族内附、民族融合到胡人百态的过程,各民族在相互碰撞、冲突中实现吸收、交融,融入华夏民族大家庭。
展览中的西晋时期“归义胡王金印”即是这种融合的见证。归义,即归化、降顺,胡王是指晋武帝时凉州匈奴首领。印钮的驼形,继承了自汉代以来对少数民族首领分封赏印多以驼、羊为钮的传统习惯。
唐代朝廷中,许多官员(特别是武将)是胡人,如尉迟恭是鲜卑族。原居住在中亚粟特地区(今阿姆河流域)的昭武九姓中,仅《全唐文》《千唐斋藏志》等书中记载仕唐者达54人。展览中的安菩墓志拓片墓主安菩即为九姓中安国(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大首领的后裔,曾获封定远大将军,在大唐帝国的定边征战中屡建战功。
广州和洛阳有长相一样的胡俑
展览中的“黄绿釉执壶胡俑”与广州博物馆收藏的两件胡俑非常类似。广州博物馆藏的那对胡人俑一个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移交,另一个为旧藏。这三件来源各异的俑均高约28.5厘米,头戴毡帽,鼻子高高隆起,呈鹰钩状,上唇有八字分开的胡须,胡子尾部上翘,脸部有浓密的络腮胡;身着圆领窄袖的衣服,腰间束带,下身着裤,脚套皮靴,双腿并立站在方形小台上,一手平放在胸前,一手下垂到腹部前,提着一个带流的长颈瓶子。有学者指出,他们是走街串巷做买卖的小胡商,手持的执壶称为“胡瓶”,可能是供自己行商途中喝水之用,亦有可能是叫卖的物品。
广州海事博物馆的专家介绍道,汉唐时期,洛阳、广州都是国内一流的重要城市,国内官员调任、履职及各类人员流动等在两座城市间建立了频繁联系,唐代描写洛阳生活和南海送别的诗句同样众多便是例证之一。同时,洛阳、广州也是国际化大都会,在域外交往中同样存在联系,各地区贡使、商人等经广州上岸,沿陆路、水道抵达洛阳等内地城市。洛阳是陆上丝绸之路重要城市,在海丝交往中同样发挥作用。(卜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