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宁波宁海下渔村:艺术化改造叩响渔村发展门

2021-09-09 11:19:14    央广网

央广网宁波9月8日消息(记者陈金莲 通讯员徐铭怿 吴立高)扬帆起航的古船、满载而归的鱼虾、池塘边纳凉的石凳……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下渔村村民薛明江曾在纸上画出的家乡模样,如今在“乡建艺术家”周毅和村民们的艺术“魔法”下,变成了现实。连日来,下渔村一路造景,村民和乡建艺术家一起动手进行渔舟、墙绘等文艺创作,为乡村文旅融合注入蓬勃动力。

        濒临宁海湾的下渔村,坐拥优美山海资源和千年文化底蕴,700多户村民以捕鱼或海洋运输为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下渔村一度繁荣,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港口日渐萧索,渐渐没落的村庄让全村人看不到希望。

“村庄要发展,人心要齐,文化更不能丢失。”下渔村党支部书记薛瑞岳决心改变村子现状,通过以党建引领“艺术振兴乡村”,深入挖掘自然风貌、传承历史文脉、布局旅游业态,就地改造提升村庄景观与公共空间,用艺术生态打底焕发渔村新活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村党员干部的带头下,全村人连起一条心,义务投入到“艺术村”打造中来。“这地平时荒着用不着,不如给村里打造节点。”村民薛爱国主动让出宅基地,开辟成艺术休闲廊,成了一道美丽风景线。目前,全村已有50多户家庭自发“让地”。

遵循“就地取材、保持原貌、乡愁乡情”的理念,下渔村在艺术村打造过程中,突出自然人文景观,所有建材全部取自废旧木料、砂石。鱼满舱、小广场古船、渔家文化展示馆……一户一景、一户一乡情,艺术“金钥匙”打开了美丽渔村振兴之门。

“艺术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可以起到涵养文明乡风的莫大作用。”宁海作协会员薛静雅是村里的乡贤,听闻老家下渔在打造“艺术村”,她夜以继日整理出了十余万字乡村历史文化资料,梳理村子的“前世今生”,探索激活渔村振兴的文化魂。

据考证,下渔村至今已有860年历史,是初唐名将薛仁贵后裔聚居地。在薛静雅看来,每个村落都有着它独有的文化记忆,是村庄的血脉与灵魂,是“艺术振兴乡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这与驻村乡建艺术家周毅的想法不谋而合。周毅表示,下渔村将通过挖掘历史沉淀和渔家特色,讲好小村故事,引导激励村民光大先贤遗风,传承优良村风,破题乡村发展振兴。接下来,要对每一个地标景观进行“微改造、精提升”,让游客能参与体验互动,在这里找到乡愁,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艺术是魂,旅游是径,振兴是目的。”薛瑞岳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全面盘活村庄闲置资源,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串联起“蓝湾观海”和“渔村故园”两条精品路线,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深度交融,打造富有滨海特色、承载艺术乡愁的美丽渔村,让“艺术风景”带来“美丽经济”。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当岩羊变得艺术起来
下一篇:书法家李柏枫《本真岁月》书画展在吉林长春开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