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别样《山海情》

记者 钱敏    2021-03-03 19:07:06    人民周刊网

豆瓣评分高达9.4、平均收视率突破1.5%,看起来“土得掉渣”的《山海情》凭借自身硬实力成功“出圈”,成为2021年开年最火的电视剧作品。

 

2021年1月2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山海情》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山海情》收视率口碑双丰收

《山海情》讲述的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人民在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引导下,在福建省对口帮扶下,不断探索脱贫致富路径,通过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该剧以闽宁镇的发展历程为创作命题,展现了东西协作对口帮扶的政策背景下,福建和宁夏两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描绘了一幅雄厚壮阔的脱贫故事画卷。

2021年1月12日,《山海情》在浙江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东南卫视、宁夏卫视五大卫视和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三大网络平台同步播出。如此强大的播出阵容,在近几年是非常罕见的。

电视剧一经播出,迅速吸引广大观众和网友的眼球。围绕《山海情》剧情,各种相关话题不断登上微博热搜。在豆瓣上,追剧的网友们见证了豆瓣评分从9.1一路上涨到9.4。收视率方面,2月1日晚“中国视听大数据”发布的《山海情》详细收视率显示,五大卫视全剧每集平均综合收视率达1.504%。

1月27日,就在《山海情》首轮播出结束的第三天,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专门举行了电视剧《山海情》的创作座谈会。

“微博上有两句话:一句是‘如果主旋律电视剧都是这么好看,我宣布我爱看主旋律’;一句是‘这两天我每天只想钻到电视机中帮村民卖蘑菇’。”座谈会伊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说道。

《山海情》播出后,观众跟创作者们产生了“共情、共鸣”。《山海情》制片人、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发现,很多追剧网友变成了涌泉村的“精神村民”,他们在观剧的过程中会被触动,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口音也被带跑到了大西北。

追剧的观众中,除了传统的观剧人群,还有很多年轻人,包括很多00后。“他们跟着村民们操心金滩村的通电、通水,操心双孢菇的销路,操心孩子们的辍学问题,挖掘原型人物,搜寻闽宁镇的真实历史。”侯鸿亮惊讶于这部剧打破了家庭代际,实现了“对客厅遥控器的统一”。

 

《山海情》剧照:马得福接上移民吊庄户赶往金滩村的路上。

 

“黄轩饰演的马得福,胡明饰演的张树成,闫妮饰演的杨县长,郭京飞饰演的陈金山,张嘉益饰演的马喊水,尤勇智饰演的李大有,一个个栩栩如生。”说起剧中角色,《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信手拈来,如数家珍。

鲜明的人物形象,离不开饱满的故事情节作支撑。全剧高潮迭起,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难以计数。邓凯特别提到,一小伙客死他乡,尸体无人认领,村民凑钱,给他打了口棺材,这是全剧他最爱的一幕。“老人为首,壮年抬棺,十里八乡送他最后一程。”有情有义,这样的场景令人动容。

为了尽可能还原现实,剧组还启用了不少西北籍演员。“这些演员,几乎不用提示,只需要把他们身上沉睡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记忆唤醒就可以了。”邓凯说,“看这部剧,我常常有一种看纪录片的错觉。哪些是专业演员,哪些是群众演员,往往很难分辨。”

“在第一集中,一头驴就卖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只有一条裤子……这些情节,一下子就紧紧抓住了观众。”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对剧情记忆犹新。

“镜头和画面,在叙事之中也在营造着生活和自然之中的诗意。”李京盛说,“特别是结尾的情节:新一代人又回到涌泉村时,时空交叠,山川一片新绿,从远处山脊上,奔跑着的五六个孩子们,与首尾相呼应,令人不禁感慨……”

就在网上网下一片叫好的同时,网络上却有部分网友吐槽——他们纷纷表示,23集太短,没有看过瘾。而在这一点上,就连该剧的演职人员似乎也有同感,他们中不少人表示“没有演够”。

在剧中饰演基层扶贫干部马得福的黄轩是西北籍演员,在大西北拍戏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次《山海情》的拍摄算是圆了他多年来的一个梦。“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沙尘暴说来就来,每天都是吃一嘴沙子,体验特别真实,当然也是这种真实让我们更自然地融入角色,并与角色产生共情。”黄轩说。

“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发挥着他们最好的表演状态。我们每一场戏拍起来都很顺畅,彼此配合得很默契。”黄轩说,整个拍摄过程非常开心,以至于结束的时候非常不舍。

尤勇智在剧中饰演涌泉村的一个基础村民,名叫李大有,一个有缺点的人。“我们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夏天,我们所有人真正在宁夏闽宁镇生活了5个月,非常幸福。”在尤勇智眼里,虽然拍摄环境异常艰苦,但幸福感却真实存在。

“我其实是一个文艺老兵了,已经拍了30年戏,我没有过的体验就是,那天我和黄轩同时杀青,导演说‘你杀青了,恭喜你’,我突然觉得傻掉了,特别失落,站在那里看,突然觉得好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回忆起这些,1月11日的媒体看片会上,尤勇智仍激动不已,“后来我知道,黄轩杀青的时候,他大哭了一场。”

黄觉,在《山海情》中饰演福建援宁菌草专家凌一农。他说,大段大段的专业台词让他差点想要放弃,但最后还是咬着牙硬着头皮上了。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剧组竟成了他近年来印象最深刻最享受的剧组。“我记得杀青那天,祖峰(白校长饰演者)喝了一点酒,拉着我的手说,好多年没有拍过那么过瘾的戏了,真的很难忘……”

座谈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提到:“‘理想’‘希望’‘情怀’‘奋斗’‘正能量’,都是人们对这部剧点评时的高频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说:“这部作品令观众哭着笑着感动着思考着,这是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

 

《山海情》剧照:福建援宁菌草专家凌一农指导闽宁镇创业青年马得宝种双孢菇。

 

《山海情》何以叫好又叫座

叫好又叫座,《山海情》火了。但它的成功绝非偶然。

“这部剧成功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真实,把电视剧拍出了纪录片的感觉,让观众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在高长力看来,“真实”是《山海情》成功的关键。

“在总局指导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跟摄制组强调要平实、朴实、真实,‘真’是一切的基础,特别是朱咏雷部长反复强调,在服化道景等各方面要真实还原,防止‘塑料脸’等。”高长力说。

围绕“真实”,《山海情》主创团队做足了文章。

《山海情》导演孔笙坦言,讲述一个普通观众并不熟悉的扶贫故事,最重要的是怎么能够让它“接地气,不悬浮”。

拍出来的故事要让观众相信,首先要让剧组人员自己相信。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孔笙说:“我们用了真实的故事和人物原型,搭建了真实的场景,使用了真实的方言,演员也投入了真实的情感和表演。”

在戈壁荒滩上,他们从无到有建起了一个村,从“地窝子”到土坯房,再慢慢改建成砖房。“我们和当年的移民一样,经历了开荒建设,只不过我们用三个月的时间体验了他们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生活。”用孔笙导演的话说,这是他们切身体会到闽宁镇发展过程艰辛之后,怀着敬畏之情进行的创作,而对于在再现这段历史,大家都有一种想要表达的冲动。

编剧王三毛是西北人,对脚下这片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在经过大纲阶段数易其稿的失败后,他痛定思痛,用文学的表达、文学的力量,聚焦一百多万吊庄移民的心灵史。

“情感永远比思想更深刻,更能打动人心。”王三毛认为,《山海情》之所以能热播,能得到观众的喜欢和认可,是因为创作者们敢于诚实地面对这段历史,不回避人性,不辜负人心,不粉饰生活。他们用一颗颗赤诚的心和对这片土地的爱,完成了这部作品。

《闯关东》《生死线》《父母爱情》《北平无战事》《琅琊榜》《伪装者》《欢乐颂》《大江大河》《都挺好》……《山海情》之前,被称为“金牌制片人”的侯鸿亮已经出品过多部热播剧。尽管如此,但这次的感受仍大为不同。“我们有一种罕见的感受,虽然收官了,却还是觉得这部戏没播完。一是这部戏确实让人意犹未尽,二是观众们的反应让我们觉得,山海情未了。”

 

《山海情》剧照:尤勇智饰演的涌泉村村民李大有

 

“很多网友都说,看了剧以后,变成了涌泉村的‘精神村民’。他们去爱一个个平凡的角色,爱剧中人‘像从土里拔出来’的真实感,共同经历剧中人的生活。”在多元化题材创作中,侯鸿亮珍视《山海情》这样的作品能帮助他们坚守现实主义的方向,始终扎根土地,扎根人民。

宁夏是《山海情》故事的发生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金科表示,《山海情》播出以来,宁夏卫视收视率大幅提高,整个塞上大地上刮起了一股浓浓的“山海风”。茶余饭后,无论城市乡村,人们到处都在热议剧情、感怀岁月、礼赞时代。

“许多网友在评论中说,从来没有一部文艺作品能让外界对宁夏如此关注。”李金科说,《山海情》讲述的是真实的宁夏故事,展现了闽宁携手奋斗的壮美史诗,移民群众打心眼里感恩党的好政策,感恩福建的无私帮助。

“《山海情》找到了宏大命题和文艺创作的交集点——坚韧不拔的人民,生动反映了饱含奉献精神的福建援宁群体携手西海固人民,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拼搏豪情,一鼓作气翻越脱贫路上‘六盘山’,展示了真正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主旋律作品应该有的人民真情和生活气息。”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邢善萍表示,《山海情》是一部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东西协作、山海和鸣的优秀作品。

“闽宁镇的故事题材,既厚重宏大又真实具体,有足够的思想和艺术表达空间”“真实朴素最动人,对这部电视剧,观众评价用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真实’和‘土味’”“《山海情》的故事真实温暖而动人,人物性格各具特色”……对于《山海情》,李京盛同样不惜溢美之词。

在李京盛看来,用开阔的思想和艺术视野发现和开掘题材内涵、用生活真实和情感真实讲好中国故事、用诚心和匠心拍出影视精品,是《山海情》创作成功带来的三点启示。

 

《山海情》剧照:夕阳下,水花拉着残疾的丈夫,带着幼小的女儿,向金滩村进发。

 

“命题作文”照样可以很出彩

“1月12日开播后,《山海情》高开高走,创造了收视佳绩,传播广度、热议程度都十分出彩。”《山海情》创作座谈会上,聂辰席说,《山海情》是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开年大戏,为建党100周年的主题宣传开了一个好头。

《山海情》火了,而鲜为人知的是,它是一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题,组织创作的脱贫攻坚主题电视剧。

“《山海情》是总局主动出题,策划组织的项目。正午阳光团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精益求精反复打磨,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一系列困难,终于完成了这部具有一定超越性和突破性的作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艺术处处长刘文峰告诉记者。

《山海情》的诞生,可谓好事多磨。

“闽宁镇是个好选题,因为它是中国脱贫攻坚进程中易地搬迁、对口帮扶、科技扶贫、教育扶贫等各方面综合扶贫的一个典型示范案例,它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形成和落地的生动印证,这样的伟大实践、伟大经验,如果没有电视剧去反映,就是遗憾。”高长力说。

2019年11月,时任电视剧司司长杨铮等人策划提出拍摄《闽宁镇》,并带领主创人员到宁夏调研。高长力说:“没有总局出题,就没有这部作品。”

但有了好选题,也并不意味着就能轻松产生好作品。“正午阳光接到这个选题的时候也是有些为难的,毕竟‘命题作文’不好做。”高长力直言不讳。

2020年3月,总局方面同正午阳光主创人员侯鸿亮、王三毛、孔笙等讨论第一稿大纲时,将之全盘否定。至于原因,高长力说,主要是出于深化思想内涵、强化人物命运改变、凸显脱贫攻坚意义的考虑。

“如果没有这次推翻,就没有今天的《山海情》。”在高长力看来,这次创作否定非常重要。

创作会议陷入困境之时,总局要求剧组深入生活,实地采访调研。但彼时武汉还没有“解封”,全国疫情也尚未稳定,这成为横亘在剧组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就在疫情刚刚平稳的5月,《山海情》导演、编剧一行深入闽宁镇、西海固、福建……“见了很多人,听到很多生动的故事,然后灵感来了,素材来了,创作思路就有了。”高长力说。

6月5日,当创作团队拿着新大纲和第一集剧本到总局电视剧司研讨时,终于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

 

《山海情》剧照:黄轩饰演的基层扶贫干部马得福

 

7月28日,《山海情》迎来重要日子——开机。

总局方面对此剧高度重视,开机不足半月,聂辰席就带队前往闽宁镇拍摄现场探班调研。在剧组复原的“地窝子”、土坯房里,聂辰席同大家交流,当看到剧组精益求精、全身心投入创作的拍摄状态时,他既欣慰又感动。

调研中,聂辰席强调,艺术家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心用情用功,发扬工匠精神,才能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几个月的时间里,剧组上上下下全力以赴,即使在即将开播的最后时刻,仍在马不停蹄忙着打磨。最终,剧组交出高质量答卷,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聂辰席说:“作品所呈现出的效果不负众望,获得的赞誉也是众望所归。”

2021年1月24日,《山海情》首轮播出收官。之后,高长力接到好几通特别的电话。“都是其他制作机构负责人打来的,他们说看了《山海情》很激动很受触动,表示也愿意投身到主旋律作品创作中来。”

如此情形,高长力不无感慨。“从《在一起》制作方拒绝接单,到《山海情》创作方为难接活,再到今天制作机构争相参与重点项目创作,反映了主题创作出现的良好态势,充分证明主动出题是可行的。主题创作只要用心用情用功,就可以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就可以做出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应、市场认可有机统一的精品力作。”

“脚下有泥,心中有火,眼里有光”,聂辰席说,《山海情》之所以获得最广泛的共鸣与共情,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下功夫做到了生活提炼、精神提纯。他希望创作者们都能从中得到启迪,努力创作出精品佳作。

同时,聂辰席指出,《山海情》形成热播,充分证明反映新时代是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的热切期许,也是新时代电视剧创作的使命所在。就新时代电视剧创作生产,聂辰席提出四点希望:一要把握时代脉搏,构筑精神家园;二要坚持扎根生活,讲好百姓故事;三要遵循创作规律,提高作品质量;四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国表达。

“《山海情》的成功,得益于总局对艺术创作的组织、推动环节的精细管理”,也许正如邓凯所言,《山海情》可以被视为电视剧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优秀样本。

目前,总局电视剧司正在做“十四五”时期电视剧选题规划。高长力表示,电视剧司将继续发挥主动性、组织力,主动出题,计划在未来五年推动创作100部讲述中国故事、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每年20部左右,特别是面向2022年,要推动创作一批反映新时代的现实题材重要作品。

此外,据刘文峰透露,近段时间,他们进行了经验总结,认为文艺创作不能搞圈子创作,要打开门、走出去,除了一如既往深入生活,还要多听一线新闻记者编辑们提供的真实鲜活感人的故事素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鲁木纳龙狮:让记忆中的乡愁渐行渐近
下一篇:梵高素描《莫斯梅半身像》亮相佳士得纽约拍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