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
天津是戏曲大码头。曾经,民间约定俗成:“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包银。”百余年来,天津时调、天津快板、京东大鼓、京韵大鼓、铁片大鼓、快板书、京剧、河北梆子、相声、评剧、评书、单弦、梅花大鼓、西河大鼓……艺人们如果能够赢得天津观众的认可追捧,就等于通过了“试炼”,想成“角儿”的南北艺人必须要在天津登台演出。剧种兴衰,起起伏伏。在时代变迁中,天津能保持“戏曲大码头”的称号屹立不倒,演出者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是主要原因。
立足现实推精品
春节前,人迹罕至的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迎来了天津京剧院一行人。他们在这座仅有0.013平方公里的岛屿上采风,了解守岛32年的“时代楷模”“人民楷模”王继才的事迹。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天津京剧院创作的现实题材京剧《楝树花》,将于2021年4月与观众见面。该剧改编自王继才、王仕花的真实事迹。主演主创人员吕洋、王平等人切身体验守岛的艰苦,根据采风感受,认真修改剧本,已对剧本九易其稿。
1月30日,天津滨湖剧院内,同样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史诗评剧《革命家庭》首演,由天津评剧院院长曾昭娟领衔主演。该剧的主人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作为革命者,他们懂得“家碎换得山河整”的道理。曾昭娟告诉记者:“《革命家庭》的创作是天津评剧院对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又一生动案例,是庆祝建党百年缅怀革命先烈增强爱国情怀的生动实践,是来自民间的评剧追求现代化、都市化的时代回应。”
因为疫情原因,剧院只能容纳75%的观众观看演出,《革命家庭》首演当天,观众到场率达到7成。随着演出的进行,现场观众的情绪被舞台上曾昭娟如泣如诉的唱腔感染,不少观众泪光闪闪。
庚子年除夕,一艘载有4000余名游客和船员的国际邮轮上,连续出现的发热病例让忐忑的情绪在船上弥散开来。面对“一船人”和“一城人”,面对疫情,各有关部门和各界人士积极主动迎接这场“大考”。天津,交出了优异的答卷。这是日前在光华剧院首演的大型话剧《生死24小时》的剧情。
大型话剧《生死24小时》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北方演艺集团出品,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演出。这部话剧在天津持续上演,来自各行各业的观众被打动。他们纷纷表示,作品传递给观众的力量震撼心灵。
“话剧《生死24小时》成功的基础,是从事件本身的新闻报道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素材中突围,构建出具有丰富包容性的戏剧情境,从而使环境冲突、性格冲突、文化冲突、情感冲突等多层次的戏剧冲突充分展开,成为引人入胜的故事内核,并最终强劲有力地指向‘一座城’与‘一艘船’是生还是死的抉择。”天津市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刘强说,“这样的设计让这次抗疫行动生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使这次事件处置中所展现出的担当、智慧、深情更具华彩!”
紧跟时代,在传承中创新,是百余年来天津戏剧界的传统。清末民初天津剧坛响应“改良戏曲”口号,率先尝试新剧实践;成兆才曾在这里对“落子戏”进行创新改造,让其从民间的“淫词艳曲”逐渐发展成为艺术舞台上的评剧;“南开新剧团”曾在这里对新剧进行大胆变革,引领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植根传统育新人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
戏曲在天津经久不衰,因为这里有始终热爱戏曲的观众,更因为有维护戏曲市场、多种模式培养人才的政策。
《革命家庭》是2021年天津市评剧院的倾力之作,除了“台柱子”领衔,还起用了大量青年演员,加入40多名十几岁的首届评剧学员班的学员。这些小演员大多来自评剧的发源地,很多人正式学习评剧前就能有模有样地唱十几段。“虽然我们从小就唱评剧,但参加学员班是我第一次接受系统的评剧教育,能够站在如此专业的舞台上演出是我的梦想。”16岁的评剧学员班学员李静怡心情激动。从乡村到城市,从戏台到舞台,戏曲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在新一代学员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来自天津市河北梆子剧院的陈亭,五官清秀,面容姣好。但在舞台上,她面着髯口,化身李白、薛平贵、杨六郎等男子形象。
出生于河北省青县的陈亭,初学旦角,困难重重,后改生行,如鱼得水。毕业以后,她顺利进入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工作,目前年平均演出100余场。2020年,天津市举办首届“舞台新星”青年优秀人才评选活动,涵盖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多个艺术门类,陈亭与其他22位青年演员脱颖而出。获得“舞台之星”称号。
位于京津唐中心腹地的天津宝坻,有着800多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久负盛名的评剧和京东大鼓均发源于此。“保护评剧就是保护宝坻文化的根。作为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评剧之乡’,我们有责任把这一民族文化艺术瑰宝保护好、传承好。”宝坻区副区长芮永玲说。
大唐庄村是宝坻远近闻名的“评剧村”,也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这个村的业余评剧团已有90多年的历史。
走进大唐村,就听到阵阵胡琴和锣鼓声。在村剧院里,几位村民演员精彩亮相,一招一式有板有眼。“乡亲们评剧唱得都不错,大家茶余饭后聊天的话题也基本都是评剧。平时除了务农,大伙儿经常围在一起唱戏交流,周围不少村的戏迷也愿意来找我们切磋。”从该村走出的“全国十佳票友”运怀君颇为自豪。
如今,宝坻区文化馆经常下乡辅导的评剧表演队就有20多个,他们培育扶持了一大批“农民艺术家”。
除此之外,天津在创新戏曲人才培养上还有很多亮眼之作,如天津市的戏曲进校园工程;天津北方演艺集团与天津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校企联合培养,开设评剧班、河北梆子班、杂技班等。
同频共振拓市场
天津观众懂戏曲、爱戏曲。到“哏都”天津逛逛,马上被自带幽默感的天津老百姓感染,他们日常对话中夹杂着自嘲和“包袱”,一张嘴、一举手,相声的味道就出来了;街边的大爷大妈张嘴就是一段戏,仔细听听,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有板有眼。
2015年,文惠卡的诞生,给演出市场注入了活力,也给天津百姓更多接触戏曲的机会,培养了越来越多的粉丝。
文惠卡,全称“天津文化惠民卡”,是北方演艺集团联合天津市11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于2015年首次推出。文惠卡是实名制卡,市民凭身份证、手机号办理,只需花少量的会员费,便可得到政府的补贴,用于观看天津演艺网上的所有演出。
2015年6万张,2016年10万张,2017年13.5万张,2018年14万张,2019年22万张……文惠卡发行量上去了,渴求文化大餐的市民越来越多,剧目的丰富性便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文惠卡政策的激励下,文艺院团演职人员的热情也得到极大激发。多位院团负责人说:“以前演出少,收入低,很多青年演员纷纷从事兼职,有的到影视剧组扮演一些小角色,有的甚至干起专车司机。现在,收入和演出增加,让演员们重新找回了价值感,青年演员开始抢着排戏、演戏。”
演出不再靠赠票“请观众”、观众不再为要票“托关系”,制作或引进更符合观众需要的剧目,良好的演出市场秩序逐渐形成。
文惠卡的发行,保障了民营院团的基本生存能力,推动民营演出单位逐渐发展壮大。天津各文艺院团,不仅“活下来”了,还“火起来”了。截至目前,联盟共有成员单位60家,其中民营演出单位47家,天津“文化惠民演出联盟”的各个院团,积极创排、引进精品剧目。
截至目前,天津文惠卡项目的演出,已占天津市舞台剧演出约80%的市场份额。全国专业剧场平均使用率每年不足50场,天津市专业剧场平均使用率目前已接近150场,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
火热的演出市场被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下暂停键,演出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天津借助互联网将演出搬到了线上。
文惠卡中消费3元,可以线上看直播。“首场演出《王宝钏》直播观看人次近两万,这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梆子戏也能开万人演唱会啊!”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副院长赵崑说。
有了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的示范,天津京剧院、天津市曲艺团等也纷纷开启网络付费直播模式。一些受疫情影响难以“开张”办演出的剧场也积极开辟“云天地”。
天津津湾大剧院是一家大型剧院,常年演出不断,仅2019年演出就近千场。天津津湾大剧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建云说,近期剧院通过采取“新媒体+传统演出”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推进融媒体建设工作,并已经着手为抢占未来市场打好数字化基础。
除了演出院团,天津文化部门也依托文惠卡的平台,在“云端”下工夫:开设戏曲进校园电视赏析栏目,广大学生可以通过电视观摩戏曲视频、学习戏曲知识,并欣赏20多部经典大戏;“名家新秀艺术云课堂”是天津北方演艺集团近期在其方寸直播间内推出的另一创新项目,该项目以“半小时轻科普”的形式,邀请天津的各路名家新秀以更加灵活的形式为广大观众传播知识、实时互动,拉近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对于戏迷而言,无法在剧场近距离欣赏演出无疑是一大憾事,天津北方演艺集团特别打造了北方演艺直播剧场,客厅变剧场,“云上”赏好戏。
将文化惠民工作由“线下”发展为“线下线上相结合”,这是挑战更是机遇,下一步,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将继续深化线上平台的内容打造,同时利用“互联网+”的灵活优势,做好艺术普及工作,通过打造线上艺术资源共享平台,让广大市民随时随地享受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