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在早稻田大学追寻李大钊的奋斗印记

2021-08-05 11:29:22    人民日报

记录有李大钊留学期间缴费情况的册子。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摄

 

在早稻田大学历史馆拍摄的《青春》一文日文译文节选。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摄

 

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历史馆的名人名言墙上,有一段节选于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于1916年春写的文章——《青春》——中的名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作为早稻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看到这段文字,我的内心十分激动,感受到了当年中国有志青年为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赴日求学的激情。

(一)赴日

上世纪初,中国一批有志青年东渡日本,以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们当中包括后来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对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运动起过重要作用。

1913年冬,李大钊从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后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强烈愿望到日本求学,住进了早稻田大学附近的基督教青年会。在那里,他学习日语和英语,并于1914年9月正式进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科学习。

根据早稻田大学中国校友会提供的李大钊的学籍卡,卡上除了姓名、住址、籍贯等基本信息外,还有李大钊的入学信息。此外,在早稻田大学校史资料中心,有两本与李大钊相关的“学费领收簿”,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李大钊缴纳学费的情况。

根据相关文献,在日留学期间,李大钊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广泛涉猎各类知识和思想学说,并结识日本有识之士,探索救国之路。

关于李大钊留学期间的学习情况,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安藤彦太郎在《架向未来之桥——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一书中,展示了李大钊的成绩单以及详细整理了李大钊上学时履修的11门科目及对应的执教老师。

在早稻田大学任职的安部矶雄是把社会主义思想引入日本的先驱,虽然李大钊并未直接选修他的课程,但在思想方面受其影响较大。相关专家认为,安部矶雄的思想触发了李大钊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变。

(二)回国

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而时任日本首相正是早稻田大学的创始者大隈重信。事件发生之后,在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反响非常强烈,李大钊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起草《警告全国父老书》,呼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保卫锦绣河山。文章被油印成册,在留学生中广为散发,引起轰动。在文中,李大钊写道:“凡有血气,莫不痛心,忠义之民,愿为国死。”

1915年12月,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复辟。为了参加反对袁世凯的运动,李大钊于1916年1月短期回国。1916年2月,他返回日本,却被早稻田大学除名。不久,李大钊回到中国。

1916年回国后,李大钊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并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工作。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

相关专家指出,李大钊是在中国举起十月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他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李大钊穷尽毕生的精力在中国研究、宣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仅为中国革命造就了最初的一批共产主义者,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三)寻访

2015年,笔者在早稻田大学政治学研究科学习时,了解到李大钊先生是我的校友。

在早稻田大学历史馆中的知名学生名录中,笔者看到了李大钊的名字,读到他当年所写的《青春》(节选),更是让我心潮澎湃。

2019年5月18日,笔者作为早稻田大学中国校友会的一员,在孙晓燕会长带领下,一行25人拜访了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的李大钊纪念馆。同时,受早稻田大学委托,校友会还向纪念馆捐赠了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的相关资料。

在李大钊纪念馆中,回望这位革命前辈的足迹,笔者感慨万千。1889年,李大钊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自幼父母双亡,靠祖父教养成人。1913年,他东渡日本,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令李大钊备受鼓舞, 在宣传十月革命过程中,他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进而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光阴荏苒,如今历史的接力棒传递到了我们手中。作为当代留日学子,我们要沿着革命先驱的足迹,继续奋斗、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系日本国际医疗福祉大学中国留学生 孟华川)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丰碑永驻 薪火长传
下一篇: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积累丰富实践经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