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赣榆有座抗日山,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那么,抗日山是如何诞生的呢?
1941年3月19日,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和山东纵队二旅联合发起青口战役,取得八路军主力东进滨海抗日首次大捷。战役中,教导二旅六团一营一连18位指战员为掩护大部队转移,在青口火叉巷与敌人血战,大部分壮烈牺牲,史称“青口十八勇士”。
青口战役后,八路军一一五师决定,由教导二旅负责为“青口十八勇士”和抗战以来全旅牺牲的指战员择地安葬并修建纪念塔。教导二旅政委符竹庭带领工程人员跑遍了苏北鲁南交界处大小山头300多座,最后选中了赣榆西北部的马鞍山。
马鞍山地处滨南抗日根据地中心地带,地方党组织和抗日民主政府机构健全,群众基础好;该山石质坚硬,能出大块石料,可就地取材;山下村庄里能工巧匠多。
1941年7月7日,抗日烈士纪念塔正式破土动工。建塔工程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六八六团派出一个排驻在工地,一边劳动,一边保卫石匠们的安全;遇有敌情,战士们先掩护石匠们撤退,待打退敌人后再将石匠们接回继续干。
那时候,没有起吊运输机械,大石块就用两部牛车套上五六头牛再加上人力往山顶推。战士们在搬土时,为了节省,一律不穿上衣和鞋子;扛石头时,肩上垫一块兽皮或麻布,被群众称为“驮山虎”。工兵连50个人在10天内运送泥土250万斤,平均每人运送5万斤。教导二旅全体将士每人每天从仅有的9两给养中节约1两作费用支援建塔。
时任山东纵队二旅团长的武中奇在为抗日烈士纪念塔书写碑名时,连一支趁手的毛笔都没有,只好让战士找来几十根苘麻,然后扎捆起来,用刺刀去掉内芯和外皮,连撸带削,特制了一支“斗笔”。武中奇满怀对先烈们的无限崇敬和抗战必胜的信心,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七个斗方大字“抗日烈士纪念塔”一气呵成,字体于沉厚宕逸中洋溢着英风烈气。
1942年7月7日,抗日烈士纪念塔建成。8月2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山东军区在马鞍山召开了5000人参加的大会,隆重举行抗日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后来,随着小沙东海战牺牲的烈士冢和符竹庭烈士墓的修建,到1944年7月,马鞍山上的烈士陵园初具规模,马鞍山改名为抗日山。
如今的抗日山,有1638座烈士墓,安葬着1800余位烈士的忠骨,塔碑上铭刻着3576位抗日烈士的英名。抗日山已成为对各界群众特别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大课堂,成为苏北鲁南乃至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胜地。
抗日山是一座英雄的山,是一座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
(讲述人:周慧,连云港市赣榆区博物馆讲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