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荀子》又云:千举万变,其道一也。世间事,大抵都可以在“变”与“不变”间探究其原理。
回顾中共党史,入党誓词先后有过数次修改,这是其“变”。而每一版誓词中,“纪律”二字都是被着重强调的关键词,这是其“不变”。
从创立第一天起,纪律建设就一直是中共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党之初,中共即以严格的纪律和规矩立党。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只有15条内容,但多数已涉及组织、财经等纪律。中共二大党章专设“纪律”一章,并成为此后党章一直强调的内容。
加之成立初期,斗争环境严酷,意志不坚定者的叛变,曾让中共蒙受惨重的损失。纪律关乎生死存亡,因此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1927年5月9日,中共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纪委的前身)由中共五大选举产生。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制度的创立。在此后的战争岁月里,一位位共产党员在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前作出的选择,从一个个侧面见证了中共的纪律建设之路。
夏明翰、陈延年们面对断头台谈笑自若;江竹筠、赵一曼们在老虎凳、竹签子前面不改色。铁一般的意志与信仰的锻造,离不开铁一般的纪律。
中外许多研究者也一直在思考,历史上中共为何能一步步由弱到强?又为何能在不利局面中屡屡以弱胜强?答案或可从“纪律”二字中探寻。
毛泽东有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话,“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而蒋介石败逃台湾后也曾说过,共产党有纪律,国民党没纪律。
成为执政党后的中共如何“防腐拒变”,不断实现自我净化?如何解决“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的问题?“纪律”再次成为解题的关键词之一。
1949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仅一个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在党的纪律建设上走出了重要一步。
刘青山、张子善两位高级领导干部因严重贪污等被公审处决,共和国反腐第一案见证中共“铁的纪律”。
此后,作为一个纪律严明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断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来推进党的纪律建设,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管党治党。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中共纪律建设进一步发力。从制定“八项规定”,到纠“四风”树新风,再到以“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不断强化党的作风建设,中共在严肃党纪上打出了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一段时期内,查处贪官之多、涉及领域之广、行动密度之大、问责力度之强皆前所未有,“打虎拍蝇”不手软,向国内外宣示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
“我们这么大一个政党,靠什么来管好自己的队伍?靠什么来战胜风险挑战?除了正确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外,必须靠严明规范和纪律。”习近平更是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严明党的纪律,“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纪律面前一律平等,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值此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初心与使命。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点,思考入党誓词中纪律二字为何始终“不变”,就变得别有一番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