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你应立即奔上抗日的战场”

吴晓东     2021-01-26 14:44:14    中青报

 

王孝慈抗战家书手迹。居志远/摄

 

“‘抗战’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她正在产生新的中国、新的民族、新的人民。我们要在战争环境中受到锻炼,我们要在敌人的炮火下壮大起来。抗战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我们的健康、智慧及勇敢要在抗战中诞生,要在抗战胜利中发扬光大,我们要为驱逐日敌寇出中国抗战到底,我们要为争取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藏文物中,有这样一封家书,长16厘米,宽25厘米,共5页纸。这是时任晋中特委组织部部长王孝慈给五弟向宗圣的家信。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在这位西北汉子的影响及家人的相互鼓励下,儿子、弟弟相继投入抗日洪流。

王孝慈,原名向宗仁,1905年生于陕西渭南,1927年在西安中山学校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渭华起义,1930年至1937年在北方从事地下工作,曾3次被国民党逮捕,入狱6年,遭受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1938年后,在山西太行山区参加抗日斗争。

1938年10月25日,王孝慈给他的五弟向宗圣写信,鼓励这个最小的弟弟走出家乡奔赴抗日前线。在这封充满了抗战激情的信里,王孝慈直言:“你是一位不满十七岁的青年,正应当在人生的大道上努力前进!你现在度着教书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利于你的前途的。我不愿你把教师的生活继续下去,你应立即奔上抗日的战场,在战斗的环境中,创造你的人生,开辟你的前途!”收信后不久,向宗圣也紧随王孝慈的脚步,参加了八路军。1942年5月23日,向宗圣在山西忻县兰村与日寇的激战中英勇牺牲。1961年,王孝慈回到家乡,在这封毛笔家书后用钢笔补上了一句话“老五在抗战时,在兰村(山西忻县)战斗中负伤而后牺牲了……”

在山西太行山区担任晋中特委组织部长、冀西特委书记、太南区党委组织部长期间,王孝慈的儿子向俊安参加了八路军,走向抗日战场,父子并肩作战。当年向俊安也留下了一封抗战家书,那是他在抗战前线写给家人报平安,并且号召家人在村里组织游击队,联合抗战。

2005年之前,家书一直保存在陕西渭南老家。2005年,是王孝慈的百年诞辰纪念。女儿向里南回老家渭南整理父亲生前资料时,渭南的亲戚将保存了六七十年、转手两代人的家书郑重地交到了她的手上。向里南一直把它们小心翼翼地放到塑料夹子里,收藏起来。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向里南会时不时地把信拿出来给他们看,向他们介绍这段历史。但是因为信纸太薄,每次拿出来看的时候,她都觉得家书会被损伤。2009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面向社会征集抗战家书时,向里南将其捐赠给了纪念馆,“这两封家书的主人公,都是十六七岁的青年,全是中学生。把这段历史展示出来,对现在的青年人有更大的教育意义。抗日战争期间,当中华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有无数年轻人挺身而出,参与抗战、保家卫国。现在的青年人,也应该继承这种光荣传统,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为祖国而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定格在时代激流中的热血青春
下一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闪烁真理光芒的论断在这里诞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