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曾说:“没有条件时不讲究,这一条容易做到;有条件讲究时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仅以餐饮为例,毛泽东说到做到,鲜明凸显出他心忧天下、大公无私的家国情怀。
困难时期给自己定下“三不”饮食规矩
毛泽东一贯重视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他在1956年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并强调说这在经济上与政治上都有重大意义。他又在1957年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将大吃大喝、不善持家的风气转变过来。”“不然,统统吃光了,有什么富裕呀。”还探讨了用10年时间改革这些陋习的可能性。
他常告诫身边人:“要注意勤俭节约,处处爱护公物,注意节约水电。”“一粥一饭都是来之不易,一针一线也不应该浪费,这都是来自人民,是劳动人民流血流汗生产的果实,如果浪费了,就是白白丢了人民的劳动果实和自己手里的财富,影响我们国家财富的积累,万万不可这样做。”又说:“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如果一个人一天浪费一粒米,一年就要浪费掉365粒米。这样,八亿人民一年浪费的粮食积累起来,就能救济很多灾民。如果八亿人民每人每天再节约一粒米,其数量不就可观了吗?实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能够使我们的国家富强了再富强,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再提高。”他说:“只要大家注意,处处都可以节俭,积少成多嘛!节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重要的一条。”
毛泽东还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饮食等生活素以简单随意著称,吃四菜一汤的家常菜。平日粗茶淡饭,不吃山珍海味。他夜以继日地工作,常常将一天仅有的两顿正餐都省了,饿了时常以烤芋头、麦片或压缩饼干等充饥。
1960年全国经济困难时期,他给自己定下“三不”饮食规矩: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
他连续7个月没吃一口肉。因长期缺乏营养,他同很多群众一样患浮肿病。他的饭碗里从未剩过饭,就连吃饭不小心掉到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都一一夹起吃掉。他常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群众生活还有一些困难,我吃那么好,心里不安呀。我吃的饭菜很好了,什么时候中国的老百姓都能吃上四菜一汤,那该多好。”
外出视察时工作餐既简单又付费
毛泽东的工作餐,有时仅一碗面足矣。1957年大年初一早晨,他邀40位党外人士到中南海开座谈会,会毕招待大家吃的是一碗肉末挂面。这使党外人士吃惊又敬佩:“大年初一吃肉面,好看好吃更添寿。”
每外出视察,他不仅从不搞特殊,简单饭菜即可,而且离开前还坚持付清钱和粮票。
1958年3月21日,毛泽东到四川省灌县视察水利工程项目。指导完工作后已稍过中午,他被领到一家小饭店用餐。入座后,他散发香烟给每位陪同者,并诙谐笑问:“今天谁请客?”陪同者争。他笑言:“还是我请客吧。”遵照其意,吃得很简单,主菜是豆花和回锅肉。
1965年5月22日,他回到阔别38年的江西省井冈山茨坪。虑及毛泽东长途跋涉辛苦,也为表达一片心意,这天晚餐,宾馆管理员在桌上摆上茅台酒、香烟、苹果及丰盛菜肴。熟知他个性的汪东兴发现后立即说:“不是说好吗?首长每餐四菜一汤,每天是贰元伍角钱的伙食标准,你们赶快将烟、酒、水果收起来。”
随即,仅按伙食标准四菜一汤,且是小碟盛菜、小碗装汤。吃毕,他满意地说:“吃得可以,休息也好。”
离开前,毛泽东让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带钱和粮票结账。宾馆会计雷良钊说啥也不肯收,动情地说:“收下这钱和粮票,叫我怎能对得起毛主席,对得起井冈山的群众啊!”
吴连登耐心解释个中原委:“你的这些话有道理,可你不知道,主席和我们工作人员外出都有严格规定,我必须遵守。今天这钱和粮票没交清,我都不能离开井冈山,这可是纪律呀!”
雷良钊只好开发票,可竟不知该咋落笔填写。吴连登连忙提醒说:“交款人,就写首长吧。”雷良钊感动不已,填写如下:住宿时间7天,每天伙食费2.5元,交粮票23斤,购大米款每斤0.12元,计2.76元,共计20.26元;交款人:首长。
警示招待外宾不要搞排场
毛泽东常接见来访外宾。新中国成立初期,典礼局接待外宾讲形式、重排场。国宴搞得很丰盛,以致宾客酒足饭饱后,满桌菜肴还未吃掉几分。他对此十分不悦。
几次接待后,他散步时说:“接待工作有两大浪费:一是礼仪繁多,搞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主义,浪费了大家很多时间,要知道,时间浪费了是不能挽回的,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这一定要改进!二是接待宴会大讲排场,吃掉的还没扔掉的多,白白浪费了国家金钱和物资。这些都是人民的血汗,你们可知种一株稻子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结稻谷,几株稻子才能做一碗米饭?种一棵麦子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长出麦穗,几棵麦子才能做一个馒头?有谁算过这笔账?”
他一脸痛惜说:“浪费是要不得的,不管浪费时间还是浪费金钱物资,浪费就是白白糟蹋了劳动人民生产的果实,浪费就是随便挥霍了国家财富。广大工人和农民,如果知道他们起五更睡半夜整年的劳动,辛苦生产出来的果实被我们给扔掉了,他们是会很痛心的!是会埋怨我们这些当家人的!”
要求子女吃“大灶”
毛泽东很注意言传身教,子女也以节俭为荣。子女们并非没条件过得好一些,一些国家元首送给他的贵重礼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可他处置它们有原则分寸,凡属贵重礼品一律归公。对没法保存的土特产,是水果就送幼儿园,是几包茶叶就送身边工作人员。它们从未被家人独享。李敏说:“我们这些孩子大都不知道,他也不让我们看到。”他不允许子女在他灶上吃饭,让子女到大灶上吃。
1946年,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毛泽东问:“你吃什么灶?”岸英答:“中灶。”毛泽东责问:“你有啥资格吃中灶,你该跟战士一起吃大灶。”岸英虽肠胃有毛病却仍愉快接受父意。中央局大食堂很艰苦,常吃野菜且定量。岸英个子高饭量大,头顿饭就没吃饱。
1956年的一天,毛泽东问卫士:“依你看,是李敏好呢,还是李讷好?”卫士答:“都挺好,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有上进心;对我们都很尊重,身上没有高干子女的那种优越感。”毛泽东听后说:“我看她们不如你们有出息有前途,她们比你们吃的苦少,能吃苦的人才有出息。”卫士说:“主席,您还想叫她们怎么吃苦?比起普通人家子女来,她们吃的苦只多不少。”毛泽东摇头:“不对,你讲吃苦的时候,思路不对头,首先想到她们是我的女儿,所以给她们定下不同于一般人家子女的标准。她们不就是吃食堂嘛,食堂伙食要比多数农民家庭的伙食好。”卫士争辩:“主席。您总找低的比,这不公平。大多数城里人家的伙食,未必比学校食堂差。我家里就比大食堂的伙食好。”毛泽东说:“你为革命作了贡献嘛,吃好点人民没意见。她们还没作贡献呢。人呐,生活还是跟低的比有好处。不比贡献比享受,那就没出息了。”
一次,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送了一桶咖啡和牛奶给毛泽东子女改善伙食。平时吃惯稀饭、咸菜等的孩子们高兴地享用一光。毛泽东知晓后召开家庭会严厉批评。他让厨师报告了每月伙食标准,严肃告诉孩子们今年国家财政收入是多少,要其生活不能超标,并主张吃中国饭:稀饭馒头片。他说馒头是中国的面包,香得很。
他对全家生活开支严加控制。李银桥为更勤俭合理使用主席工资养家糊口,就仔细给毛家制定了一份《首长薪金使用范围、管理办法及计划》。毛泽东看后,认为每天3元伙食标准高。
(《人民周刊》2020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