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人民头条 > 正文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2021-11-12 11:30:32   

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11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金东,省生态环境厅排污许可管理处处长张清香,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副处长曹磊介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金东介绍,近年来,陕西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首先,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20年全省10个国考城市PM2.5浓度平均较2015年下降15%,优良天数达到295.3天,国家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水环境质量大幅提升,2020年全省50个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为92%,高出国家考核目标20个百分点,并消灭劣Ⅴ类水质,国家综合评价结果为优;主要污染物减排持续下降,2020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11.3%、11.9%、21.8%、19%,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20.8%,均超额完成国家考核任务。今年1-10月,全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平均248.0天,国考10个市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5%,下降幅度居全国31个省第10位。111个国考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8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2.7%,同比改善2.7个百分点。

狠抓秦岭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坚决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印发《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陕西省秦岭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产业准入清单(试行)》,及秦岭6市市级保护规划和8个省级专项规划,基本形成“1+N”秦岭保护规划体系。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出台《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等,逐步构建“1+N+X”规划政策体系。今年1-10月,黄河流域65个国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78.5%,劣Ⅴ类断面比例4.6%,同比改善4.6个百分点。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方面,以关中地区为重点推行“一市一策”精准治霾,狠抓秋冬季治污降霾和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去年秋冬季期间,关中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4.6%。今年以来,整治工业炉窑141家,开展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专项检查3481座次,查处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不达标车辆1486辆,施工工地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率达95%以上。完成十四运会环境质量保障工作,赛期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 碧水保卫战方面,系统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黄河、长江“2大流域-关中、陕北、陕南3个版块-25个重点河流控制单元-111个国控断面”的管控体系。截至目前,黄河流域108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提标改造80座,陕南地区29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766个,其中“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201个,划定率100%,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净土保卫战方面,强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完成2117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1664个企业地块进行风险分级,完成102个涉农县(市、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加快推动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严格“两高”项目管控,建立全省“两高”项目环评台账。推行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对56类行业实行豁免管理和告知承诺审批,将1921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推行环评豁免管理。将57个重点项目纳入全省环评审批服务台账,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将1876家企业纳入执法监管正面清单,实施差异化监管。对35个行业3068家企业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推行“一厂一策”,避免“一刀切”。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环境监测、环境执法及环境信息化“三大体系”建设,建立省、市两级排放清单报告体系,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63家企业纳入首批履约。严格执法督察监管,强化“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司法审判”协作共治机制,1-9月,全省执行一般行政处罚案件2904起。加强尾矿库、能源化工等重点领域、行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全省突发环境事件数量连续7年实现下降。(张言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内蒙古完善公路水路公共基础设施资产管理机制
下一篇:陕西省制定《规划》 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