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今年,各地引才热度不减,留创园发展迎来新机遇——

海归英才觅新机

孙亚慧    2021-12-29 14:55:24    人民日报海外版

回望即将过去的2021年,许多人才引进新政给留学归国人才带来了实惠,不仅为其创业实践提供了便利,也免去了不少海归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留创园标准化建设按下“快进键”,也将进一步提升园区孵化留创项目的能力和水平,助力海归创业。

 

“愿意来”更得“留得住”

2021年,不少城市引才的脚步并未放慢,通过放宽落户政策、人才住房、创新创业补贴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诚意满满的扶持政策也为留创企业做大做强提供了强劲助力。

仅11月以来,就有不少城市更新引才政策。在江苏南京,建邺区、鼓楼区、栖霞区等共推出800余套房源,针对引进人才定向供应;在江苏南通,购房自住,具有硕士学位(或副高级职称、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以上人才可享受15-150万元的购房补贴;在四川成都,高新区发布首批“百万年薪”岗位名录,覆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金融等行业门类,其中新能源、金融、区块链等管理研发类年薪最高可达500万元;在广东珠海,拟向高技能领军人才按其年薪的50%给予工作奖励,最高不超过30万元,每家企业不超过5人……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叠加,对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深层次融合与良性互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人才“愿意来”更得“留得住”,已成为各地引才共识。

 

一线城市引才热度不减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释放留学人员就业创业利好信息。

在“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增强就业保障能力”部分中,《规划》提出,“健全校内校外资源协同共享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多元化服务机制,将留学回国毕业生及时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

各地引才正热,一线城市同样也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激励、评价、服务保障等重要环节进行突破和创新。

今年7月,北京出台《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与落户密切相关的办法引起公众普遍关注。9月,《上海市重点领域(科技创新类)“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向社会公开,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到成果转化、科技支撑,覆盖23个大类239个小类的人才。11月,深圳正式启用高层次人才“鹏城优才卡”,覆盖人群包括海内外高端人才及优秀留学生(具体为深圳认定的高层次人才和“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持卡人可在入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人才安居、出入境居留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在广州,为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创新人才的引进速度,当地发布30条人才引进新政,发放人才补贴超过1.4亿元……种种扶持政策,传递出引才引智“不以一把尺子衡量”、吸引集聚海内外英才的积极信号。

 

留创园再迎发展新机

《规划》中同时指出,“实施大学生创业支持计划、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并强调要“支持地方进一步加快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持续推动省部共建”。

今年5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制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和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实施,消息一经发布很快便引发热议。《规范》第一次对留创园的建设服务提出了推荐性行业标准,这对于推动全国留创园向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进一步提高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综合运营能力做出规划。

事实上,留创园经过多年发展,建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留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给初创团队以支持。但同时,留创园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只是不同地区的留创园发展水平不均衡,同一地区的不同留创园发展也不均衡,有的则存在服务不专业、服务内容和范围与留学生团队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以北京的留创园为例,有一些做得非常成功,孵化了很多成功企业,但也有一些留创园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从全国范围来看,这种差异就更为明显。”在《规范》主要起草人之一、原北京理工大学留创园负责人郑云看来,“标准化建设”是编写《规范》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规范》涵盖了对运营管理机构的条件要求,明确了留创园开展服务的9项通用服务流程及要求,明确了服务的内容、团队入驻、创业培训等具体要求。”郑云表示,《规范》将对留创园的专业化发展产生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留创园的综合性和向某一专业领域发展的专业化将同时发展。现在已有一些留创园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形成产业聚集,这对于留创企业和留创园是双赢。” 郑云如是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查干湖上喜开渔
下一篇:创新激活国内游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