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福建开展“静夜守护”行动,整治城市噪声污染

持续改善城市夜间声环境质量

钟自炜    2021-11-22 14:08:55    人民日报

编者按:噪声污染整治,关系群众生活质量。“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将环境噪声污染治理有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全国声环境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到85%。

如何破解噪声污染治理难题?本报记者近日来到福建采访,探访城市噪声污染防治的实践,希望为推动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宁静的夜晚终于回来了,太感谢了!”在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万景花园小区,居民们谈及近来噪声整治情况,欣喜溢于言表。

万景花园小区紧邻厦门市儿童医院。今年以来,湖里区生态环境局多次接到居民投诉,反映夜间医院设备运行噪声扰民。

湖里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对医院进行全面排查,最终发现噪声源位于5楼顶。接到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后,医院随即为各个设备制定噪声治理方案,解决了夜间噪声问题。

噪声污染,是群众生活中的烦心事。由于噪声具有瞬时性,在整治过程中取证难、监管难。“解决百姓的烦心事,就是我们的职责。”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付朝阳表示,今年5月,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公安厅、住建厅、交通运输厅、文旅厅、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在全省开展“静夜守护”行动,旨在破解噪声污染监管瓶颈,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成效明显,数据显示,今年5月至9月,全省涉噪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26.8%。

 

精准分类,差异化监管,广场舞场地用上了噪声智能监测设备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环境噪声污染日益突出,也对管理部门提出新的挑战。”福建省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李新国表示,从夜间工地到企业生产,从城市广场到街边摊位,噪声污染背后的问题千头万绪。让城市的夜晚再静一些,并非易事。

如何让“静夜守护”行动尽快见到实效?相关部门以精准分类为依托,实行差异化监管。

“我们将重点整治范围分为建筑施工、社会生活、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4个领域。”李新国介绍,参照国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福建将噪声管控区域划分为3类:噪声一类管控区包括康复疗养区和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等区域;噪声二类管控区是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和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的区域,被列为噪声三类管控区。

“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噪声管控区域,执行不同的环境噪声限值标准,通过采取差异化监管方式,优化监督执法检查的内容、频次,提升噪声污染监管水平和治理成效。”李新国说。

精准施策,整治行动有的放矢,效果立竿见影。

福州市五一广场是周边市民最热门的广场舞场地,不少居民反映夜间广场舞音乐扰民。“以往我们进行劝导时,没有具体噪声数据,做工作常常很被动。”五一广场有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5月,五一广场东西两侧安装了4台噪声智能监测设备。这位负责人表示,现在显示屏会实时显示噪声的分贝值,同时接入公园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一旦噪声超标,智能设备就会发出提示,工作人员通过公共广播系统及时提醒。

截至9月底,福州市在17家公园和五一广场等区域安装83台智能噪声监测屏。此外,公园内还设置治安岗亭,促进了噪声污染有效治理。随着监管方式的创新,福州公园夜间噪声污染投诉量大幅下降。

 

合力破解治理难题,实现噪声污染防治一盘棋

为了破解噪声污染治理难题,福建打破监管部门条块分割,合力开展“静夜守护”行动。

今年7月,龙岩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公安局、城管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娱乐场所开展夜间联合检查,发现夜间噪声超标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采取有效隔声降噪措施。

创新机制解难题。厦门市厦港街道蜂巢山社区,针对工地噪声扰民、粉尘污染等问题,探索共建共管的新模式。“由厦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牵头,引导社区等社会力量参与周边在建工地的日常监管。”蜂巢山社区负责人介绍。有了共建共管机制,遇到噪声扰民、粉尘污染等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问题发送到“共管微信群”;同时,每个月召开座谈会,设定工地参观日,让施工单位主动参与到整治工作当中。

各地市不断出招,上下联动成为解决问题的法宝。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召开了3次联席会议,两次组成联合督导组下沉厦门、漳州、莆田和宁德等地市,开展一线督导帮扶,自上而下推进城区夜间噪声污染整治。行动期间,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汇总报送“双台账”8次、典型案例19个、突出问题1146个,其中1062个突出问题已经完成整改。

生态环境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加强沟通、密切联动,一月一会商,一月一通报,不断完善部门间的联勤联动、信息共享、问题移交等工作机制。通过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层层推进、逐项落实,实现全省噪声污染防治一盘棋。

 

对噪声污染投诉快速响应,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8月30日23时,福州市鼓楼区生态环境局夜间值班人员接到投诉,反映一家音乐餐吧噪声扰民。

很快,鼓楼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赶到现场,经监测,判断出噪声污染原因。执法人员要求经营者加强管理,避免噪声扰民,其后联系回访,居民对处置情况及效果表示满意。

这是“静夜守护”行动中一次常见的接诉处理流程,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迅速反应,得益于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针对噪声污染特点,我们特别重视信访投诉处置机制,对投诉举报快速响应、超常规办理。”李新国介绍,福建省提出力争“四个第一时间”,即第一时间点击受理,第一时间沟通说明,第一时间现场核查,第一时间办结反馈。同时,坚决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整改达标、行政处罚、分类整合、关停取缔等多种手段促进问题解决,确保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组组数据,清晰展现了“静夜守护”成果:专项整治期间,全省共排查建筑施工场所2.9万家次,对发现问题责令整改2979起,行政处罚866起;各地重点建筑施工场所配套安装噪声自动监控和显示设备702台;加大对商业活动、餐饮和娱乐场所、公园和广场等公共场所的检查力度,共排查4.8万家次,对排查中发现问题进行劝导、教育及责令整改16839起,取缔或责令停止经营活动22家;各地公园、广场管理部门增设公告牌379面、噪声监控设备107套。

“我们要担起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统一监管责任,集中攻坚与常态整治相结合,持之以恒解决城市夜间噪声扰民问题。”付朝阳说,下一步,将继续坚持“源头管控、分类施策、综合治理、严格执法”的原则,推动形成协同高效的噪声污染治理工作格局,持续改善城市夜间声环境质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绩溪有个“金徽厨” 老乡有了“摇钱树”
下一篇:“5G+AI”给日常生活增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