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到2025年要超过15%、到2035年要达到25%。
如何提升科普的吸引力,让高质量科普更加深入人心?当前科普有哪些新特点?对此,记者采访了有关机构和专家。
更多参与,更多互动
气候变化是怎么预测的?5G比4G快多少?这些科学话题,在中科院物理所运营的平台账号上,都可以找到分析与解答。
成蒙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生部副主任、科普团队负责人,如今在很多新媒体平台上都开设了账号,有些平台粉丝超过180万。
“一些解释专业物理知识的视频都有百万点击量,我们都没想到。”成蒙说。近年来,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热情日益高涨。为满足公众需求,中科院物理所科普团队现在已壮大到50多人,大部分是20多岁的硕士生、博士生。
从图文到漫画再到短视频,中科院物理所尝试了多种科普形式。成蒙说,要从公众角度思考他们需要什么,注重与网友互动,增强参与感。
中科院物理所只是一个缩影。随着公众号、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兴起,不少科研机构、科普达人参与科普事业,形成了“大科普”的氛围。记者观察到,在地质、天文、生物等多个领域,专业人士活跃在各大平台上,为大家答疑解惑、介绍知识。
为适应新形势,传统的科普方式也在变化。2014年,中国科协推出科普中国品牌,至今年8月,累计有3000多名专家在科普中国平台传播科学知识,传播渠道超过600个。
下沉基层,提升实效
“很多牧民不懂怎么防疫,我们教的知识他们都很需要,为了感谢我们,他们还给队员送了锦旗。”金妍谈到自己的事业,透着自豪和满足。
金妍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科普大篷车的副队长。今年4月,她和队员到牧区给牧民讲解畜牧业知识。15天的行程中,他们服务了110多名牧民。
呼伦贝尔市地域辽阔,科普大篷车将“科技馆”搬到车上,成为流动技术服务站。在牧区,科普人员走进蒙古包了解牧民技术需求;在农区,教给农民土壤耕作施肥、农药使用方法;到林区,为种植户讲解中草药种植方法。
“哪里有需求,我们草原科普轻骑兵就到哪里去。”金妍说,“通过科普,帮农牧民解决了实际问题,我们也很高兴。”
《纲要》提出了针对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五大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提升计划。
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一直是我国科普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中国科协今年发布的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6.4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我国科普资源加大了向农村、基层倾斜的力度。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成农村中学科技馆1112所,1700多辆科普大篷车常年跑在田间地头,为农民传播知识。
激发热情,爱上科学
“要注意从日常生活入手解答疑问,让孩子们学会自己思考、爱上科学。”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古生物学家徐星说,他经常为孩子们讲解科学知识,尤其注重讲解方法。
专家表示,青少年是培育科学思维的最好阶段。针对青少年好奇心强的特点,一定要创新科普方式,增加科普的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青少年主动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失重体验、陀螺运动、制作水膜……一场特殊的太空授课,吸引了无数目光。航天员王亚平在聂海胜、张晓光的配合下,在天宫一号为全国6000多万中小学生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独特物理现象。“有的孩子因此喜欢上了航天,报考航天专业,甚至成了我的同事。更让我感动的是,很多孩子翻看当时的授课视频,问我什么时候还能飞上太空,再来一次授课。”王亚平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夕说。
科普激发了无数青少年心中的科学热情。然而,科普仍然任重道远,其中一个瓶颈就是人才短缺。当前,我国在中小学开设了科学课程,但能够承担科学课程的专业老师仍较少。
在欠发达地区,这一情况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短板,《纲要》提出,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未来,我国将加大科学教师线上培训力度,每年培训10万名科技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