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香港大力推动过渡性房屋建设

让一家人享有“家”的感觉

金 晨     2021-05-14 11:08:21    人民日报海外版

住房是香港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特区政府在想方设法增加土地及公共房屋供应的同时,大力推动过渡性房屋的发展建设,善用闲置土地及建筑物,为有迫切住屋需要的市民提供短期居所。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日前在网志中表示,在特区政府、非政府机构和有心业主的共同努力下,香港过渡性房屋供应进展理想,距此前定下的“3年内提供1.5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的目标仅有一步之遥。

 

普惠基层民众

增加过渡性房屋是改善基层生活、支援弱势社群的政策措施之一。张建宗表示,特区政府非常重视如何纾缓居住环境恶劣和已长时间轮候公共租住房屋家庭的压力,增加过渡性住屋供应旨在有效灵活运用社区资源,在政府长远房屋政策及措施以外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适切居所。

“香港不少人日夜拼搏,求的不外乎一个安乐窝。”张建宗说,过渡性房屋不仅租金相对较低,营运机构还会为住户提供以社区为本的家庭支援服务,大大减轻他们照顾家庭的压力。以位于深水埗南昌街的过渡性房屋为例,有住户说,过去曾因居所狭小以致家人不能同桌吃饭,入住较为宽敞的过渡性房屋后全家终于可以聚首晚餐,让一家人享有“家”的感觉。

考虑到部分申请家庭存在资金紧张的情况,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介绍,特区政府目前已预留80亿元(港元,下同),为非居于公屋及领取综援、轮候公屋逾3年及未被首次编配公屋的合资格“一般申请住户”提供现金津贴。相关部门将从6月中旬开始发信确认申请家庭入住公屋的条件,并安排在7月向符合标准的家庭发放现金津贴。

 

多个项目开建

为支援过渡性房屋项目,特区政府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去年3月通过决议,拨款50亿元成立支援非政府机构推行过渡性房屋项目的资助计划,今年4月又批准向该计划额外注资33亿元。自去年6月推出以来,资助计划已批出13个过渡性房屋项目,涉及资助额约38.6亿元。

张建宗介绍,特区政府目前已觅得可在2023年提供约1.4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的土地,其中超过1100个单位已完成,约2400个单位正动工兴建并预计于2021年至2022年落成。全港最大规模的过渡性房屋项目——元朗锦田江夏围也于今年3月开工动土,建成后将为超过6000人带来温暖的家和希望。

元朗八乡锦田七星岗过渡性房屋项目还在设计上引入良好健康与福祉、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等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的理念,项目计划于2023年一季度落成,可提供约900个房屋单位,惠及超过2000人。

 

酒店空房变新家

除了一系列新建项目,特区政府还推行先导计划,引导、资助非政府组织租用环境适宜且入住率偏低的酒店和宾馆房间作为过渡性房屋用途,既让业界在访港旅游业低迷之际暂获纾缓,也可在短时间内增加过渡性房屋的供应,减轻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压力。相关计划自今年4月1日接受报名以来,已收到超过150家酒店和宾馆的登记申请,反应十分踊跃。

张建宗表示,特区政府扶贫委员会已批准从“关爱基金”向该计划拨款9500万元,预计可提供约800个过渡性房屋单位。在入住资格和租金水平方面,非政府机构可按项目服务特色自行制定申请对象的细节准则,但租金必须是住户可负担的水平且低于同区住屋的巿值租金,其上限不可超过现行公共租住房屋相应家庭类别入息限额的40%,与其他过渡性房屋项目没有分别。

“总的来说,我们距离达1.5万个过渡性房屋单位的目标不远,但要长远解决房屋供应问题,必须要觅地建屋,才是解决供求失衡问题的治本之道。”张建宗表示,特区政府会多管齐下,通过短、中、长期的措施增加土地供应,汇聚民、商、官的力量,以及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竭力为市民提供适切居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传承医者仁心 守护生命健康
下一篇:“膨胀”的面包好吃吗?看普通面包如何成为售价高涨的“网红”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