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学校推高价平板电脑屡遭投诉 智慧教学如何才能不变味

2021-04-25 10:50:06    中国商报

(记者 王立芳)学校以教育信息化之名向学生推销平板电脑屡次引发争议。为打造智慧课堂而推行的平板教学为何屡屡受阻?业内人士认为,针对学校推行平板教学引发的争议,还需要学校正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含义。平板电脑是否应该进课堂、如何进课堂都要经过慎重考虑和讨论,推广智慧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需得到规范和监管。

 

学校推高价平板屡被举报

近日,据国务院“互联网+督查”通报,经群众举报后查明安徽蚌埠某中学擅自同意企业进入学校推销平板电脑,软硬件合计须缴费5800元,已收费近40万元。当地政府责令该校立即停止违规收费行为,并给予相应处罚。

无独有偶,有媒体也于近日曝光一起家长举报四川射洪市某中学推荐学生购买高价平板电脑和捆绑教辅软件,并将是否购买平板电脑一定程度上与分班挂钩的事件。当地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叫停推荐购买行为,并对全市推行平板教学模式的学校进行调查。

因学校推荐学生购买高价平板电脑而引发争议的事件绝非少数。中国商报记者在网络留言平台上查询发现,近两年来,有全国多地的家长或学生向教育行政部门投诉,质疑当地学校推行的平板教学政策。一方面反映学校指定购买的平板电脑售价过高,有的软硬件合计超过6000元,配置与质量却一般;另一方面还对学校以是否购买平板电脑为依据分班的行为不满。

群众举报的结果,要么是学校的平板教学被暂时叫停,要么是相关部门经核实后发现学校并无违规操作。多地相关部门在回复中均强调,不允许学校强制学生购买,并且将进一步健全平板电脑准入机制、使用要求和管理要求。

 

平板教学效果到底如何

“虽然学校表示是否购买平板电脑为自愿行为,但家长其实挺为难的,不买怕孩子产生自卑心理,或进不去‘平板班’对学习有影响,买了又觉得不值那个钱,而且到底对学习有多大帮助也说不好。”一位已为孩子购买了学校推荐的平板电脑的家长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

使用平板电脑到底能对教学与学习产生多大助力?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到,智能设备带来的方便快捷和统计整理功能是平板教学受到肯定的主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出试卷、改作业耗费大量时间,而通过平板电脑等终端可以智能地进行作业批改,将老师从机械劳作中解放出来,提高教学效率。据一位学生反映,其认为使用平板上课的最大益处在于系统能快速地对客观题进行错题归纳整理,学生因此能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老师也能更好地把握学情,进行针对性教学。

但同时,影响视力、学生用平板玩游戏、使用率低、批注不方便、噱头大于实际作用等“吐槽”也屡见不鲜。一名学生甚至归纳了平板电脑各种功能的使用概率,其中拍照(拍板书和登记作业)占50%,而20%是压泡面盖子。

一位曾在我国某西南省份从事智慧课堂软件校园推广工作的网友在某问答平台表示,在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背景之下,众多平板电脑软硬件商家下场准备从中获利。在一些商家的大力宣传之下,平板教学被赋予了各种优势。但据其观察,实际效果并不乐观。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老师大多数时间还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来教学,而学生在破解软件限制后玩游戏的情况也不少见。

 

如何让智慧教学不变味

针对学校因推进平板教学而引发的诸多争议,教育专家认为,推进智慧课堂更加考验学校的管理能力以及对数字教育本质的理解。

江南大学副教授、教育政策学博士田贤鹏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学校管理者要规范智慧教育推广的方式和方法,避免与智慧教育机构产生具有盈利性的商业行为。“平板(电脑)等智慧教育设备应当属于学校公共办学设施的一部分,如果必须要用到这些智慧教育设备,学校和政府最好将这些设备费用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项目,而不是由家长承担。”田贤鹏表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平板电脑是否应该进课堂、如何进课堂都要经过慎重考虑和讨论。“不能把工具当成最终目标,片面以为技术手段就是信息化,电子产品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不能过多依赖这种衍生的辅助工具”。

山东省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马超认为,真正的数字教育是给学习者提供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方便学习者时时可学、处处可学。未来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数字化教育、线上教育一定必不可少,但所有教育资源的提供必须是为学习者服务,以学习者是否需要为出发点,而不能强迫学习者使用昂贵的电子产品或者通过高昂的代价获得课程资源。

“平板(电脑)等硬件设备配备只是推进数字教育的初级阶段,真正的数字教育应当更关注智能教学的软件能力提升,例如教学理念、教学管理、人机协同等方面的及时跟进,最终要服务于学生更好地学、教师更好地教。” 田贤鹏表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成拉动当地经济新引擎,“网红”缘何偏爱东北小城?
下一篇:短视频火了,其侵权乱象怎么管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