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上亿台家电已近报废时限 你的家电“以旧换新”了吗?

2021-03-31 16:45:35    中国商报

(记者 朱梦秋)2009年,第一轮全国范围内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出台。如今十余年时间过去了,第一批参与“以旧换新”的家电不少已到报废时限,新一轮的“以旧换新”潮即将到来。以绿色消费为主要方向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备受关注,减碳也成为目前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链转型的重要议题。

 

超期家电危害大

“根据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团体标准判断,我国目前有超过上亿台的家电已经超过了十年的安全使用年限,家电市场已经进入更新消费的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军在3月30日由苏宁易购举办的向新力2021焕新产品升级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就有1.6亿台家电达到了安全使用年限,其中排名前列的是手机、电视、打印机、空调、冰箱、洗衣机和电脑。瞭望智库研究院执行院长熊湘怡在发布会上表示,从2011年到2019年电子产品的回收数量和重量一直在增长,因此这一轮废弃家电的量会更大,回收压力也会更大。

超龄使用家电产品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一方面,超龄使用家电会产生火灾隐患,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发生的火灾中,因为违反电器安装和使用规定引发的火灾一共有8.5万起,占到所有火灾总数的33.6%;因为电器引发的较大火灾36起,占到总数的55.4%。另一方面,超龄电子产品耗能大,超龄家电耗电和耗气相比新的节能电器会高出30%到40%。此外,超龄电子产品维修成本高,机身有害元素泄露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可见,旧机的淘汰是非常有必要的。

 

企业掘金旧机市场

不少家电巨头纷纷瞄准这次家电报废潮,试图从中挖掘出“金矿”。家电头部企业苏宁全面升级了“以旧换新”服务,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苏宁易购家电回收量315万单,换新电器234万单,总转化金额近70亿元。此外,格力电器宣布提供10年免费包修服务,美的则推出了“365天换新机”服务……

瞭望智库近日发布的《2021中国家电“以旧换新”年度调研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从2009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补贴320亿元用于家电“以旧换新”,有效拉动了城市居民消费升级,也激活了家电回收拆解等产业。 与上一轮“以旧换新”主要由国家主导不同,本轮“以旧换新”由市场需求催化以及消费者升级性需求所推动。

“‘以旧换新’中淘汰的产品最终去了哪里?”苏宁易购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表示,在这些淘汰的旧产品中,一些有二次销售价值的产品将会流入二次消费低端市场,但是更多的产品将进入拆解工厂。旧电器的拆解对技术和工艺要求非常高,根据国外相关经验,这一行业具有较高的投资和发展价值。

 

“以旧换新”的痛点难点

报告指出,2021年,消费升级红利有望进一步释放。通过“以旧换新”的教育和普及,2021年有望成为中高端家电元年。但是,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还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二是家电回收市场主体良莠不齐。“只有将国家顶层设计、市场资源配置和头部企业引领结合起来,才能共同奏响本轮家电‘以旧换新’的主旋律。”报告表示。

此外,回收成本高昂也是制约“以旧换新”大规模推广的难点。孙为民指出,目前“以旧换新”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就是废旧家电的回收:“工厂的新产品销售是从厂家到零售商再到千家万户,这个过程可以实现规模化的发展,而废旧家电的回收是从千家万户再走向工商,这是一个高度分散逆向物流市场,成本非常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数位人大代表提到了“以旧换新”这一话题。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建议,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将旧产品回收体系融入到内循环体系中。全国人大代表、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提出,由政府部门牵头,联合上游制造厂商、中游零售企业和下游回收处理厂商,建立更加严格的回收和拆解标准,共创绿色拆解、健康回收的循环经济体系,同时推动家电回收和各地主推的垃圾分类相结合,对于废旧大宗商品的回收处理中心、回收运输中转站等,按照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标准来进行补贴和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更青睐“新一线”城市 毕业生就业观或已悄然改变
下一篇:作业多、校外培训负担重?教育部再度回应“双减”问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