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有多年乡镇学校任教经验的教师,我注意到,最近有关作业的话题很热。教育部在近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强化学生作业管理,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各地也先后出台文件,规范“批改作业那些事儿”。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紧盯谁来批改作业的问题,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在即将召开的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希望有更多代表和委员关注乡村孩子怎样完成作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说,如何设计和管理学生作业,正是乡村教育问题的折射。
不得不说,当下学生的作业量挺多的,即便乡镇学校也是如此。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学生做作业做到晚上10点、11点不是个别现象。拿笔者的孩子来说,在县城中学读初二,学习成绩居班级前列,也经常做到晚上11点。一般情况下,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除了与教材配套的作业本,还会有另外2套练习册,多到自己都改不过来,只能让家长代劳。
绝大多数家长都重视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但乡村家长对批改作业往往束手无策。有的家长学历低,有的家庭是“隔代教育”,根本无能力代劳。可是,家长与教师对作业量的认识几乎是一致的,他们觉得作业做得越多,学习成绩就越好。甚至有家长以作业量多少来衡量教师是否尽责,如果作业量少了,家长就会担心。因此,教师和家长都要对作业数量形成科学认识,明白学生成绩与作业量并不成正比。
教育部要求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确保作业难度水平符合实际。这需要学校教务处去落实、检查,而且所费的时间很多,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很难办到。我想,不妨以县为单位,通过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结对,实现作业资源共享,以“共同体”的方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作业设计质量提高了,总量自然能够减少,教师才能全批全改。
作业是对考试的演练。考试多出怪题、偏题,势必造成作业也跟着走。如果考试难题不降低,仍然要出奥数题之类的难题,家长和学生又如何不加码?
作业还与校外培训机构有关。现在乡镇的校外培训机构同样为数不少,不客气地说,在我们这里最赚钱的就是校外培训机构了。一些家长经济条件不好,也要将孩子送进校外培训机构,因为别家的孩子送了,你不送怎么行?如果不送,孩子也会产生心理负担,觉得自己是“另类”。校外培训机构布置的多是“加深”的题目,这也是增加作业负担的负面因素,这就要求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
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是全体家长的心声,也是任何有理想、有情怀的教师的使命担当。但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并不是通过多布置作业实现的,学生完成的作业不是越多越好。首先,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规定,不让要求在层层传达后削弱;其次,要细化操作规范,注意教育资源的平衡;再次要有问责制,哪个校长不努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纵容教师让家长批改作业,就换掉,换掉几个立马就会见效。
前溪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