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海外学子的中国年

2021-02-18 16:04:02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论身在何处,到了春节,中国人都会将手头的忙碌先放到一旁,热热闹闹地“忙过年”,换上一身新衣,做上一顿年夜饭,在爆竹声中开启新的一年。这是镌刻在十几亿中华儿女基因里的文化符号,循着“年味儿”,就能找到家的方向。“年”是故乡,是游子在外一份份沉甸甸的思念。

对于万千海外学子来说,这个春节注定不同寻常。新冠肺炎疫情让他们的回国团圆之路更加艰难,但求学路上的这一次次考验也使他们加速成长。而此时的相隔万里,正是为了春暖花开之日更好地团聚。

——编 者

 

期待一年一度的春晚

李煜哲

当我满怀憧憬来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我从未想过,“回家过年”这件事会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变成一种奢望。

国外寒假较短、春季学期开学时间又早,对于海外学子而言,哪怕疫情发生前,春节期间回国与家人团聚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在国外,每逢春节,中国留学生常常是互帮互助,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让我们哪怕与祖国相隔万里,也依旧温暖不减。

去年春节,我便是与同在麦迪逊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一起度过的——我们包饺子、写春联、贴福字、看春晚……即使身在异乡,年味儿也并不少。更惊喜的是,当来自祖国各地的同学欢聚一堂时,各地不同的春节习俗也不期而遇,闲聊中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为小小屋檐下我们的春节增添了许多光彩。

今年的春节却与往年大不相同。

身处疫情肆虐的美国,我已经逐渐习惯了疫情下生活的新常态:通过网课完成课业,除了每周一次的生活必需品采购外几乎足不出户;微信等软件成为我与国内外亲朋师友联系时必不可少的媒介。今年的春节,于我而言也成为一个线上的春节。

幸而得益于今日科技的发展,让想见的人即使无法线下面对面也并非遥不可及。疫情对线下社交的限制,更凸显了屏幕的重要性——这块小小屏幕不仅是炫彩的显示屏,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窗口。即使隔着14个小时的时差,实时视频通话也让我可以请奶奶教我包粽子;与爸妈分享自己新烤的蛋糕,还能见证好友幸福满满的婚礼……在屏幕的这一端,我攒下了一年的记忆。

线上交流虽然便利,但也总让人免不了想念疫情前自由穿行于人群中的那些日子。我时常想起刚来麦迪逊时那段短暂的平凡的日子:赶公交上学路上的风景、书架间飘着古旧气味的图书馆、研讨室内与同学面对面围坐的读书会、可以在州街观赏奇装异服与热闹表演的万圣节,还有冬日在结冰的门多塔湖上散步的安静傍晚。

再翻开自己朋友圈中已经不再“公开可见”的那些记录,会更想念老家春节时乡间满眼的绿色,想念墙头直视相机的野猫、田地里的白塔、屋顶长满青苔的瓦片,想念除夕夜那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某种程度上,疫情也像一扇窗,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那些险些被自己遗忘、却幸而因手机相册和朋友圈而得以记录的日常点滴。还记得去年春天大使馆送健康包的温暖,记得和好友观看抗疫剧《在一起》时的感动。也许疫情按下的暂停键,会让我在2021年这个崭新的春天,以另一种心态更好地出发。

年初,我看过一部名为《心灵奇旅》的电影,内心很受触动。就像电影中的人物那样,我也曾只记得向前奔跑却忘记了驻足,只期待旅途中不断变换的新风光,却忘记了在家中窗前就能看到的日出与日落。今年春节虽然独在异乡,但只要心有想念,便不会觉得孤单。我仍会期待一年一度的春晚,期待全世界摘下口罩的那一天到来时与亲友相拥而笑,期待又一个房间里将弥漫着丁香芬芳的春天。

(作者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读博士)

 

平安是最宝贵的幸福

夏世懿

独在异乡,常会收到国内家人朋友的问候:“你在英国一切还好吗?”

我总会回答:“我挺好的。”

因为封城,很少出门,我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也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春节到,家人朋友的思念与关心尤甚,一句“我挺好的”,不只为让他们宽心,也是我此刻的真实感受。

2019年底我回国休整,期待来年的秋天可以顺利开始自己的博士生活。当我坐上飞往英国的飞机时,对这一年学习生活有许多的憧憬。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度不知何时才会结束的城市封锁,这一切所带来的重重阻碍都将我拉回现实,打破了之前我对这一年学习生活的所有设想。

身为一个湖北人,我体会到在疫情面前人类的渺小,也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己所能地出一份力。去年年初,在小区被封锁的日子里,我加入了社区的志愿者团队,为居民派发生活必需品和食物,并积极联系海外热心华侨华人,协助他们点对点捐赠医疗物资。这个过程里,我见证了各种复杂情绪的交织,担心焦虑之中也收获了成长。这场疫情是不幸的,但在这场需要全人类团结合作的挑战面前,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看到了国人的坚强,在武汉解除暂时关闭离汉通道的那天,道路两旁飘扬的欢送援鄂医疗队的彩旗见证着这场战疫里中华民族的团结与自强。

春节期间,我时常回想起几个月前自己刚刚返英时的情景。

2020年10月,我重回英国求学。做出这个决定是艰难的,我的周围也有不少反对声。疫情带给我们的不只是生活的不便,还有恐惧。我没有动摇,在飞往英国的飞机上,我看到了许多同我一样怀揣梦想的青年。“逆风飞行”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挑战,但他们同样没有因眼前“风暴”而退却,依然追寻心中所想。他们明白前路漫漫需独行,但依然迈开了出征的脚步。当飞机降落,原本熟悉的希思罗机场让我感到陌生,对于不少初到英国的人来说,这里都是记忆的起点,但如今它却不复往日喧闹。走出机场,能感受到深秋肃杀安静的气氛,原本车水马龙的道路只有零星几辆接送旅客的汽车。伦敦仿佛第一次这么安静,但我的心情却是明亮的,我并不害怕。

英国疫情不断反复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两点一线,也如同英国的天气,时而阴云密布,但转眼就会放晴。在每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会在河堤上散步,呼吸着微风中青草的味道,一边走,一边在心中计算专业内合适证明冲突蔓延的空间计量模型。许许多多中国留学生就是这样,在小心翼翼防疫的同时,努力保证课业进程不受影响。

现在,我和舍友俩人开始计划着包饺子、拌凉菜、卤牛肉,给留学生活增加些年味儿。我们逐渐学会如何与孤独相处,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充实、完善自己。我想,这个特殊的春节虽然在英国难免孤单,但与家人朋友视频团圆,“一起”吃顿年夜饭,也总会感到新春佳节的温暖。待到雾尽风暖,我们一定会迎来下一个热热闹闹的团圆年。平平安安,是人世间最宝贵的幸福。

新的一年,我遥祝大家:年年皆胜意,岁岁常欢愉。

(作者系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在读博士)

 

新年忆旧岁

孙 悦

留学生人在海外,春节总是相对冷清,因为大环境中没有太多节日气氛。但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年味的温暖,就会有从不缺席的中餐馆,也会有和小伙伴亲自动手准备的年夜饭。往常,学校没课的时候,我们也会捧着一杯暖暖的奶茶去看华人社区布置的红红的灯笼、舞龙舞狮的游行表演。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外国人觉得新鲜好奇,中国人觉得温暖亲切,这种混着异国风味的新年总带给我一种新奇又特殊的体验。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下,全世界华人都注定会迎来一个特殊的春节。在法国,今年所有的庆祝活动都被取消了,我也只打算跟最好的朋友简单过节。在国外待久了,会越发想念关于祖国的一切,越能够体会汉语言的韵味与美。此时此刻的我,特别怀念小时候回老家过年的日子,怀念那种浓浓的年味伴着节日喜庆的气氛。童年的点点滴滴,是我心里回旋的永恒主题曲。

记忆里,从腊月二十四起,妈妈就开始进行年终家庭大扫除了,我是妈妈的帮手,因为我很喜欢“忙年”这个过程。古人讲除旧布新,“扫尘”的寓意是要把一切霉运、晦气统统扫出家门,以求来年清吉,幸福安康。清扫的过程于我而言开心又享受,完全不会觉得累,甚至连同坏心情也一并清理了。扫去身上灰尘仆仆的旧日过往,世间万物重新归零,未知的好运气正在崭新酝酿。

除夕夜当然是重头戏了。街边柳巷,落日余晖下,奶奶正期盼着我们一家和叔叔一家的到来。每次过年回家,奶奶都会守在家门前的巷子口,等着我们回来,爷爷则会在厨房里亲自准备年夜饭。我很爱吃爷爷烧的菜,不同于妈妈烧菜的清淡少油,也不似外面餐厅那样鲜稠浓烈,爷爷烧出的菜里透着食物原本的香气,质朴又自然,食材配料的味道独立又统一,诱人的香味儿能飘出去好远。年夜饭的品种当然要比平时更丰富,对于我这只贪吃的“小馋猫”来说,这可算是一次味觉盛宴啦。年夜饭后,我们一大家子人会在一起看春晚,有时几个小孩子也会偷偷溜出去放烟火,手里挥舞着几只烟花棒,地上随手摔几个“落地响”。我小时候比较胆大,会一口气连放十几个“窜天猴”,有些小朋友还会故意拿这个吓唬别人,很是调皮,现在想来,天真又充满童趣。

元宵节大概是小孩子们玩得最开心的一天了。吃过午饭后,奶奶就开始给我们做灯。有莲花灯、有小老鼠灯、有龙灯,还有各种小动物形状的灯,我就呆呆地坐在一旁,看她灵巧的手熟练地把一个个面团捏成形状各异的棉花灯,蒸熟了等晚上再倒进油点亮。奶奶还不忘在我们眼前晃一晃,重复着那首童谣:“棉花灯公式,照照眼公式,来年不害眼公式!”我们几个孩子便一人挑一个棉花灯拿着出门闹元宵,剩下的灯则会放在家里照明用。有时,小孩子也会打着大人给买的灯笼走街串巷,比一比谁的灯笼最漂亮,像萤火一般在夜里流转嬉戏。也有时,在家里吃过甜甜的汤圆后,大人会带着我们去元宵灯会赏花灯,花灯样式繁复,满眼的火树银花,伴随着绚丽烟火。在孩子们眼中,宛如来到了一个真实的童话世界。

小孩子对于节日总是最敏感而记忆深刻,童年关于春节的美好过往,都像幼时吃过的棉花糖一般,甜蜜温润地滋养着我,支撑着我一路向前,一路成长。

新的一年里,我想要看梦想一点点开花,也希望全世界的疫情能尽快结束,让大家能早日相聚,共话团圆。

(作者系法国艺术与文化管理学院在读学士)

 

“春节包”温暖这个春节

唐 彬

对于海外学子来说,山河万里,与家乡的距离可以约等于与祖国的距离。

往日里,春节常与德国考试季相遇,我们面前是成堆的复习资料、各种论文及报表,春节只能通过视频语音传递思念。

这场团聚还有冬令时下7小时的时差。如果除夕当日是工作日,那我们只能在学习和工作间隙里,隔着手机羡慕屏幕那端的满桌菜肴,遥寄思念,在不同的亲友微信群里发送自己的祝福。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德国及欧洲并未完全得到控制,回家团聚之路因为国际航线减少及防疫要求而变得更加困难。响应祖国“非必要、非紧急、不旅行”的倡议,更多在德中国留学生选择留在当地度过春节。

这个春节对许许多多海外学子来说,必定会留下不一样的记忆。

除夕夜在周四,虽是工作日,但在目前德国提倡居家办公、学习的大背景下,学子们有机会通过手机、电脑,同国内的亲朋好友分享节日温情,传递祝福,一起跨年。等国内的亲友睡了,在德学子的夜晚才刚刚开始,因为疫情,我们只能小范围地聚聚,饺子、火锅,更少不了鱼和虾,年夜饭总得好好吃。

与此同时,驻德使领馆的老师们还加班加点地给学子们精心准备“春节包”,为学子们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线上活动。此外,来自全德各地的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成员们,也组织了多场线上春晚。为了将来自祖国的“春节包”在第一时间送到学生、学者手上,学联的同学们在春晚活动工作一结束,便冒着恶劣天气,在各地区迅速进行分装、登记和分发工作。

2月8日,哈勒地区“春节包”的发放工作正式开始,其中包括口罩、连花清瘟胶囊等抗疫物资,同时还有中国驻德大使给广大留德学子的慰问信以及春联、福字等。哈勒学联不少成员纷纷表示,当把“春节包”送到的时候,领取者的开心和谢意让学联成员也感到了温暖,同时还有满满的自豪。

我们期待着春暖花开的时节,一家人能坐在一起吃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心中默默许下新一年的愿望,送出新一年的祝福。

(作者系德国哈勒维滕贝格—马丁路德大学在读硕士)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增变压器 村民放心过大年
下一篇:线上线下文博展里过个文化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