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冉隆楠)近日,上海一女子因点外卖给差评,遭遇某饿了么外卖员上门威胁。事后,该外卖员因寻衅滋事被拘留十日。此事件一经曝光,引发社会关注:一个差评而已,何至于如此?
事实上,不只是饿了么,美团等其他线上平台的店家、配送员与顾客发生的纠纷,原因大多都被简单地归结于差评体系。但这真的都是差评的“锅”吗?
此次事件中,顾客在提交了态度恶劣的差评后,遭遇外卖员砸门威胁:“差评给我取消掉!3分钟解决不了,我就弄死你!”有不少声音认为,或许外卖员收到差评后会被扣工资,所以反应激烈。不过,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外卖员的薪资评价体系并非如此简单,个别差评并不能完全反映外卖员的服务情况。
有饿了么外卖员告诉记者,收到差评后是可以申诉的。“差评只是其中一个评价标准,平台这边会从很多方面来考核我们的服务质量,比如履约完成率、出勤率、履约订单难度系数、客户好评率、用户打赏情况等等。”北京饿了么外卖员小周表示,有时候遇到突发情况如顾客联系不上或者小区不让进,骑手可以打电话给平台客服进行报备或者申诉,核实属实后就不会纳入考核。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这种多维度考核体系在外卖业内被称为率值考核,即在一定服务周期内,以率值的形式对骑手服务质量进行整体评估。这一体系在业内已经执行多年,偶尔有一两单订单的评价是差评,对外卖员的整体薪资影响十分有限。有接近涉事外卖员的人士告诉记者,其实那一单的差评申诉已经被平台接收,并且申诉已经通过。“可能他(涉事骑手)后面没看到结果。但无论如何,他也不该去威胁别人。”该人士表示。
实际上,自从电商平台推出评价体系以后,差评数量就和很多东西挂上了钩:店铺评级、商家信用、推广排名,还有员工工资等等。在微博上搜索差评,来自商家和消费者的“委屈”都相当多。
有消费者表示质疑,自己在电商平台买个东西而已,东西不好还不能给差评了吗?“打了个差评以后,店家就开始打电话发短信发旺旺消息,各种要求我改成好评。”“我现在学会了,不能直接打差评,要打好评,在好评里写差评的内容,这样店家就不会给你打电话。”诸如此类的评论在不少电商平台的评论区都能看到。在消费者觉得委屈的同时,店家也很委屈。某外卖平台商家告诉记者,一旦差评多了,不仅店铺评级会下降,推送位置也会下滑,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看到差评后对店铺的整体印象会变差。“所以看到差评,我们都是先跟消费者沟通,看有没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无奈,比如饭菜口味真的众口难调,有的时候差评只是因为顾客觉得咸了,但还有顾客觉得淡了,这个很难说。”
对商品进行评价是消费者的权利,能让消费者真实地反馈购物体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5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因此,差评机制并非是对商家和骑手的“压榨”,也更不是此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它仅起到监督作用,促使商家改进商品和服务。
不过,此次骑手上门威胁顾客事件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平台对顾客地址隐私的保护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平台对于外卖骑手的培训是否到位?顾客对于一些突发状况,是否应当给予更多的理解?或许,在平衡骑手考核机制与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并不仅仅需要某个平台、某个商家、某个骑手做出努力,而是一个全行业面临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