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警惕犯罪分子诱使农民工和学生当“工具人”

2021-01-14 14:05:21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刘芳洲

近年来,一些打工者、在校学生成为诈骗犯罪帮凶的新闻屡见报端。诈骗分子在这些“工具人”身后,隐藏得越来越深,不仅将本就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特殊群体拉下水,严重损害受害者利益,也增加了铲除相关黑灰产业链的难度。当前,亟待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护与引导,对“黑灰产业”组织者和参与者严打重判。

据公安部数据,2020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6万起,“刷单”诈骗案件占比由2020年初的25.3%下降至13.8%。但是,仍有大量案例表明,电信网络诈骗的链条上,许多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处在中间位置,正在成为犯罪分子的“工具人”和“帮凶”。

诈骗分子将目标瞄准辍学的社会闲散人员、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或在校学生,正是利用了他们想赚“快钱”的心理或缺乏社会经验、法律意识淡薄的特征。诈骗分子一般会打着招聘“兼职”等旗号,收集他们的个人信息,进而在银行开户或申请注册公司,用来转账和洗钱。有些人明知这些事不合常理,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也选择主动做“帮凶”,成了诈骗分子设置在司法机关之间的屏障。

犯罪分子盯上特殊群体、“黑灰产业链”难以被整体铲除,也暴露了现阶段打击电信网络犯罪的一些问题。

首先,司法治理与不断升级的网络犯罪手段间仍存差距。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更新换代的信息技术平台,转移风险较大的环节,造成司法机关抓到的产业链“下游”人员居多,这说明新技术平台或成为司法实践尚未监管到位的“空白地带”。

其次,有关部门对电信网络犯罪的打击不够全方位、深层次。目前,针对电信网络犯罪,外围易剪除,证据链难闭合,在查清多少就指控多少的基础上,打击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对“帮凶”量刑过轻,也难以起到威慑作用。“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最严重情形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且对许多“黑灰产业”环节并不适用,违法成本太低。

解决“工具人”掩盖犯罪事实现象,打击“黑灰产业”全链条,首先要加强对农民工、学生等群体的保护与引导。网络社交、求职平台运营商及网信部门要加强对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的监管力度,司法机关加强与民政、教育、人社部门等就业相关单位联系,积极引导大学生、求职人群通过正规途径求职就业。

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专业化打击与协同集成打击能力,在较为专业的领域,可借助相关专家与技术人员的力量。

同时,要加大对手机卡等“实名制”管控力度和对公账户等的金融监管、治理力度。只有完善法律法规,对“黑灰产业”从业者应加大惩罚力度,才能通过严打重判起到震慑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发红包、给补贴…倡导"就地过年"动真格了!
下一篇:彰显法治的温暖与力量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