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时政 > 正文

弘扬“老西藏精神” 谱写雪域高原新篇章

申 琳 姜 洁 徐驭尧    2021-11-23 09:23:13    人民日报

图①:广东援藏项目鲁朗小镇全景。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图②: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克松社区内,村干部在给老人用手机播放音乐。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图③:“复兴号”列车驰骋在拉林铁路上。
本报记者 徐驭尧摄
 

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1951年5月23日,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古老的雪域高原从此换了人间,从落后走向进步、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黑暗走向光明。

1951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9亿元;2020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900亿元。“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西藏沧桑巨变的背后,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贯穿始终,它激励着一代代西藏的建设者在雪域高原不断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这种精神,就是“老西藏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老西藏精神”。如今,“老西藏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雪域高原发展的强大动力。

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驻藏部队官兵、援藏干部等同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道,在和平解放西藏、建设西藏的伟大历程中,孕育传承了“老西藏精神”。

1950年,党中央一声令下,十八军全员开拔,向着从未经历的高海拔进军。高寒缺氧、物资匮乏……在艰苦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下,官兵们一边进军、一边修路。遇到高山,他们就依山造路;遇到大河,他们就入水搭桥;缺乏食物,他们吃树皮草根充饥……

在今天的拉萨烈士陵园,展览着许多当年十八军进藏战士们的遗物。据依然健在的老战士回忆,从四川到西藏,山高谷深、交通闭塞、高寒缺氧、险阻重重,官兵们硬是用铁锤、钢钎、铁锹、镐头这些简陋工具,劈开悬崖峭壁,征服险川大河……川藏公路雀儿山下,立着筑路英雄张福林的墓碑。张福林在施工时牺牲,战友们在他的挎包里发现5包菜籽,那是他用津贴在四川买来、准备川藏线修通后在雪域高原播种的。在当年艰苦的自然和施工条件下,2000多公里的川藏公路平均每1公里就有超过1名建设者牺牲。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一批批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雪域高原,参与西藏建设。后期进藏的同志,将十八军进藏官兵尊称为“老同志”;60年代后进藏的干部,又把50年代进藏的称为“老西藏”;再往后,人们把80年代前在藏工作的各族干部都叫作“老西藏”,并把这些“老西藏”身上体现出来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称为“老西藏精神”。

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希望西藏各族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

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优良传统,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期间,再次强调要大力发扬“老西藏精神”。

视百姓如父母,舍小家顾大家,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

“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这是西藏原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日记里的一句话。

高寒缺氧是对身体健康的严峻考验,也给在西藏工作的同志带来重重困难。对于在西藏工作的同志来说,“老西藏精神”意味着吃苦、忍耐,也意味着战斗、奉献。以孔繁森同志为代表的广大党员干部,就是用自己在高海拔地区的坚守,书写着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山东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写下“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誓言。他本来是作为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选调的,自治区党委见他年富力强,决定改派他到高海拔的岗巴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征询他的意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年轻,没问题,大不了多喘几口气”“我是党的干部,服从组织安排”。

在岗巴工作的3年里,孔繁森同志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与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88年,山东省再次选派进藏干部,孔繁森同志第二次赴藏工作,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分管文教等工作。到任仅4个月的时间,他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强烈地震,孔繁森同志领养了3名藏族孤儿。年底,他到阿里工作,把领养的孩子也带到阿里,白天忙工作,晚上辅导孩子做作业。有人问他为什么自己条件这么艰苦还要领养孩子,孔繁森同志回答:“我见到困难群众,如果不去帮助,我心里就像欠了什么似的特别难受。”

阿里地处西藏最偏僻的西北部,地广人稀,交通极为不便,农牧民缺医少药现象严重。孔繁森同志每次下乡时,随身都会多带一个小药箱,工作结束后,他的身边总围着一群等候看病的农牧民群众。有一次给一位70岁女患者诊治时,一口痰堵住女患者的喉咙,孔繁森同志硬是拿一根管子插到她喉咙里,一口一口把痰吸了出来。

1994年11月,孔繁森同志在工作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人们用一副挽联感念他对西藏的深情—“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孔繁森同志虽然已经离世20多年了,但孔繁森精神一直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像他那样视百姓如父母,舍小家顾大家,时刻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为党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在上海与西藏之间,她选择了西藏;在3000米海拔的林芝与4500米的那曲之间,她选择了那曲;在那曲市与班戈县之间,她选择了班戈……这,就是全国优秀组工干部祁爱群的选择。她的每一次选择,都是将党和人民的需要放在前面,直到长眠在羌塘草原的茫茫大地上。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卓嘎、央宗姐妹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每年有半年多时间与世隔绝的边境乡,以抵边放牧的方式守卫着祖国的神圣国土,国旗挂遍迢迢巡边路。姐妹俩以数十年在海拔3000多米玉麦乡的坚守,诠释着“老西藏精神”的丰富内涵。

2004年,习近平同志在《执政意识和执政素质至关重要》一文中提出:“像领导干部的好榜样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英模人物那样,做一个亲民爱民的公仆,做一个忠诚正直的党员,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不变质的领导干部。”

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

今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见到那些皮肤晒成了古铜色的援藏干部们时,十分动情地说:“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一方面支援了西藏,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锻炼了干部、成长了队伍。援藏应该是你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1994年7月召开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拉开了对口支援西藏的帷幕。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数据,1994年至202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9批共选派9682名优秀干部援藏,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6330个。

在广大援藏干部中,不少人做出了像孔繁森同志那样的选择——多次接力援藏。福建援藏教师“夫妻档”李光文、陈红累计5次援藏,用热情浇灌雪域高原的教育事业;广东援藏干部胡雄英连续援藏3次,用近10年时光见证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从设计、建成到运营;陕西援藏干部吕智勇3次援藏,甘做“高原上的一棵草”……

在援藏工作中,人们看到了“老西藏精神”中所蕴含的团结、奉献的力量带给西藏各地的巨大变化:日喀则市白朗县,一座座现代化蔬菜大棚鳞次栉比,这是山东援藏干部带领当地群众建起来的;那曲市双湖县,群众通过捕捞和加工卤虫卵脱贫致富,这是在中石油援藏干部支持下实现的;阿里地区噶尔县,如今街道绿树成荫,绿化水平大幅提升,这是陕西援藏干部带着当地群众干起来的……

离开舒适的环境、远离温暖的家庭、告别熟悉的工作,走向雪域高原,忍受身体的各种不适,在艰苦环境下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一批批援藏干部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起,诠释着“老西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力量,为雪域高原发展作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

本版统筹:姜  洁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23日 07 版)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习近平出席并主持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
下一篇: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