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路在何方?

侯馨远    2021-12-22 17:56:37    农民日报

人们所期待的乡村旅游,应是有“烟火气”,有真实乡土生活沉浸感的,也应是有新鲜感、有生气的。只有根植于“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等特色、差异与多样,乡村旅游才更有看头和吸引力。只有激发起当地人参与乡村旅游建设与经营的积极性,保护好村民分享利益的权利,乡村旅游的发展才更原汁原味、更顺畅有活力、更长远有后劲。

接近2021年的尾巴,又临年终盘点时。一项数据引起笔者注意: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背景下,2021年乡村休闲旅游业加速恢复,预计全年休闲农业营收超过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0亿元,恢复至2019年八成以上,成为旅游业恢复性增长最突出的领域。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农业农村领域发展势头强劲的新产业新业态,并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积蓄并释放着愈发深厚的市场潜能,成为振兴乡村产业的有力引擎。产业逐步从零星向集群分布转变,空间布局逐渐从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向更多适宜发展的区域拓展。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在产业快速成长背后,一些问题与隐忧客观存在。当前发展乡村旅游,不但要扩量,亦应在提质上下功夫。例如,有的地区产业发展趋于同质化,缺乏创新,既吸引不来足够数量的游客,又加深了经营者之间的“内卷”,产业发展遭遇瓶颈。又如,有的地区缺乏对当地旅游产业的科学定位与统筹谋划,急于做出亮点,导致花不小力气打造的人工景点市场反馈不佳,难以持续运营。再如,有的经营者为迎合城镇消费者口味,将高端泳池、棋牌桌游、“密室逃脱”实景游戏、KTV等“城里时兴”的娱乐项目,照原样“搬”到乡村,投入不少,人气却不如人意。此外,个别地区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依赖外来资本,本地村民参与度低,村民在产业建设、经营管理、利益分享等环节,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导致乡村旅游的助农增收效用未充分发挥。

进一步剖析上述现象,不难看出问题的核心聚焦在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旅游的供给问题,即广大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旅游?二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主体问题,即乡村旅游的建设与经营应该以谁为主,由谁受益?笔者以为,要回答这两个核心问题,需要从厘清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入手,寻找答案。

与其他类型旅游业相比,乡村旅游的显著特征在于,它的包容性更强,边界性更弱,具体体现在地域范围、产业类型、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嵌入程度等方面。其一,与一般旅游景区通常圈定特定地域范围不同,乡村旅游往往没有清晰固定的地域边界。有淳朴村落、田园风光、农家美食之处,都可能看到乡村旅游的就地生长。其二,与其他类型旅游通常被划归为第三产业不同,乡村旅游往往没有非常明晰的产业类型划分边界,常常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天然融合体,以农业为基础延伸扩展,既可赏花采摘,又可购买土产,亦可体验民俗,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其三,与其他类型旅游相比,乡村旅游更深嵌入到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或者说乡村旅游所根植的整个自然和社会,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民风民俗本身,就是最为纯粹与宝贵的旅游资源。或许在乡村旅游中,看不到奇山异景,寻不着惊险刺激,但能体验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尽情沉浸于生活本真。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的特有魅力,正是在于它少有人工雕琢的刻意痕迹,在于它与当地生产生活的融合贴近。而这些自然淳朴与各具风味,正是大同小异的城镇化生活和标准统一的工业化生产所欠缺的。

那么再回到之前的两个问题。人们所期待的乡村旅游,想必应是有“烟火气”,有真实乡土生活沉浸感的,照搬“时兴的城市生活”,换一个山明水秀的环境玩桌游、唱KTV,或是走马观花游览平地而起的人工景点,怕不是多数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旅游的初衷。人们所期待的乡村旅游,想必也应是有新鲜感、有生气的,只有根植于“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等特色、差异与多样,乡村旅游才更有看头和吸引力。而也正是因为乡村旅游对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深深嵌入,所以只有激发起当地人参与乡村旅游建设与经营的积极性,保护好村民分享利益的权利,乡村旅游的发展才更原汁原味、更顺畅有活力、更长远有后劲。

由此看来,要想促进乡村旅游进一步转型升级、良性发展,需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其一,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定位,保护好自然风貌、田园风光,在一二三产的统筹布局发展中,让当地村民实现多元增收。其二,要坚持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特色,注重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掘新利用,激活文化元素,打响文化符号,留住老手艺、老建筑、老民俗,留住乡愁记忆与文化根脉。其三,要以人为中心发展乡村旅游,以提升村民生活品质与幸福感为出发点,引导村民参与,保护村民利益,发掘乡土人才,提供保障支持,激活当地人的创造活力。要借发展旅游机会,切实提升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一步促进乡村宜业宜居。其四,要放宽视野,统筹布局,跨学科跨部门通力合作,把乡村旅游做大气、做精深,不急功近利、不堆盆景。其五,要立足乡土特色,扩展乡村旅游新形式,如研学教育、健康养生、亲子休闲等,以丰富业态激活消费动能,拓展市场空间。

“外面五千年,里面五星级”,有生命力的乡村旅游,既不乏现代生活的便捷宜居,又根植传统乡土的自然景致与人文特色。外来游客流连叫好,当地百姓笑脸绽放,乡村旅游便是走对了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吉林:粮食生产稳步提升 农民日子蒸蒸日上
下一篇:山东潍坊坊子区:“五种模式”发展都市农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