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农民大学”的致富“密码”

——湖北恩施来凤县打造高素质农民培训来凤样板观察

2021-12-02 20:57:45    农民日报

在来凤,人们欣喜于身边的变化——这个“鄂西门户”,一改常年人口大量外流状态,不少农民纷纷“拨转马头”,回乡当起了农场主、田管家、直播员……

山区小县吸引力与日俱增,离不开乡村振兴、鄂西大花园建设等工作的持续推进,也离不开来凤始终抓住“人”这一核心,持续深化农民培训、提升农民素质。“从2016年开始至今,来凤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通过武陵山国家农民培训基地,组织农民培训1.3万余人次,带动近两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增收致富,让数万人有了一技傍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委书记李伟说,来凤从原始的“扶贫”提升到“扶智”升华到“强能”,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快速过渡,从“就地人才培训”到“经验输出、模式推广”,服务半径从恩施州扩展到武陵山区及全国其他省(区、市),让农民在获取培训资讯等方面更加便捷。

小小培训堂,蕴含大能量。在湖北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教育培训在助农增收上发挥了哪些作用?又给其他地方带来什么启示?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农民课堂开进合作社,脑袋“富”带来生活富

从家具经销商变成高素质农民,到如今带动数万乡亲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民教育工作者,缘于来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向辉心中难舍的农业情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最初依托合作社做培训,到后来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通过教育扶智,让一大批贫困户的脑袋“富”起来。

2018年,来凤县采取民办公助的形式,将位于该县旧司镇农园的来凤县农广校交给向辉经营,并注册成为社会办学机构,搭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良好平台。因培训成效显著,2018年来凤县农广校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2019年升级为恩施州职业农民培训中心,2020年再次升级为武陵山国家农民培训基地并加挂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实践教研基地的牌子,被广大农民称为武陵山的“农民大学”。

在来凤,依托武陵山国家农民培训基地(来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着力打造“两个课堂”,一个田间课堂,一个车间课堂,在理论和实践中培育乡土人才。

根据来凤县农村劳动力现状,把高素质农民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开展全科产品、全流程技术培训,满足农民各类需求。为丰富学科门类,培训中心不断扩大实训基地规模,把基地变成课堂、把课堂融入基地。目前,发展实训种植基地1.2万亩,实训内容包括藤茶、绿茶、李子、葡萄、草莓、黄桃、火龙果、中蜂等十多个品类。

除传授给学员现代化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农园培训中心更重视培训学员灵活经营、拓宽销路的思维,培育出会管理、懂市场、视野宽的高素质农民。为拓展实训课程,培训中心积极联系周边典型的市场主体,把课堂搬进企业,带领学员现场学习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思路、营销手段,由企业主担任主讲教师,传授经验。实训企业大多都是前几期的学员,他们经过培训后成功创业,能够做到一带十、十传百,让人才和技术的种子在全县生根开花,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恩施州尚蜂寨蜂业有限公司,是来凤县中蜂养殖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99”养蜂法十分适合武陵山区,可以在短期内实现1户养蜂1000群。来凤县每次举办中蜂培训班,培训中心都会带学员来到尚蜂寨蜂业有限公司实地学习。

在来凤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尚蜂寨蜂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姚俊直接在自己的产业园里办起了培训学校。目前,已开办中蜂养殖培训班11期,培训学员330名,开展田间技术指导20多批次、服务蜂农近1000人次。经过培训指导,学员的中蜂蜜产量由每群5公斤提高到10公斤,经济收入增加。

 

乡土学院紧跟时代,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学员脑袋‘富’起来了,如何让他们口袋更‘鼓’呢?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难题,这是一个比培训本身还难的问题。”向辉告诉记者,农园培训中心依托自身资源,给学员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农产品订单服务、农产品展销展示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等4种全方位服务,建立一站式创业服务体系。牵头建立来凤县高素质农民创业孵化基地,按照产业分类,分别设立规模创业孵化基地10个、乡村旅游孵化基地10个、电商孵化端口30个。按创业孵化服务需求,配套建立高素质农民创业服务中心、高素质农民创业问诊室、高素质农民创业联谊会等机构,设立武陵山新型农民创业论坛。

胡燕平是2016年参加培训的学员。参训之前,他在家乡养殖中蜂,是当地的养蜂能手,但规模一直上不去。通过培训,在向辉的帮助下,胡燕平以种蜂入股入社,开始仅有十来桶蜂。入社以后,为发挥其产业引领作用,合作社为其投资,新增300桶种蜂,一个蜂箱产蜜5公斤至7.5公斤,通过公司品牌“土家蜜娃”销售,当年实现毛利润20万元,胡燕平分得14万元。第二年,他又把分红增箱加股,利润翻了一番。短短两年时间,胡燕平从一个普通养蜂户成为带领17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引领者。

农园培训中心创新“培训+订单+分包+回收”业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渠道优势拿到订单,再把订单分包给农户,然后统一组织培训、统一提供农资、统一技术管理指导,统一回购产品。2018年,培训中心通过对接四川郫都区泡菜市场资源,拿到4000吨辣椒订单,再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组织5个行政村种植辣椒5000亩,带动参训的452户农户分包种植小米椒,中心统一回收履行订单,452户学员当年户均增收3000元。

为更好地推广来凤特色农产品,来凤县分别在县城和培训中心建立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该县采取市场化方式,通过优选武陵山区特色农产品,以特定的标准分等分级、分类加工、分层包装设计,积极开展各类市场展销活动。一方面,按照请进来的思路推出线上农产品展示,吸引远程客户。2021年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来凤藤茶被指定为“国际茶日”大使晚宴迎宾茶。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来凤农产品做到了线上活、线下稳、产品鲜。

由于加工企业少、加工水平落后,来凤县长期以来主要是以初级农产品输出为主,产品附加值低。但加工厂房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普通农户难以承受。培训中心了解到情况后,积极筹措资金1000万元,建立农产品共享加工车间,包括藤茶加工车间、绿茶加工车间、腊肉加工车间等5个标准化加工厂房,并对当地市场主体开放使用。

 

昔日受训今成领头雁,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对于来凤来说,良好的农民培训氛围和农民素质提升培训体系,就是一棵棵“梧桐树”。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带来的人才集聚效应,更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一股强大动力,也让当地的乡村振兴蓝图更加“直观”。

“学会了手机拍摄和剪辑,以后拍农副产品图片就不愁了。”参训学员杨苹说,上次参加了抖音直播带货培训后,回家开通了直播账号,现在已经把来凤藤茶、凤头姜和松花皮蛋卖到北京、上海等地。

魏艳的回乡创业,激活了湾田村“一池春水”。2019年6月,魏艳参加农业农村部在来凤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后到上海、湖南常德跟班学习。今年6月,魏艳回到咸丰县曲江镇,建起集种植养殖、休闲农业及农产品电商一体的多功能的咸丰县青年公社。5个月时间,农场吸引6名大学生及研究生加入,带动湾田村15名村民脱贫就业。

一堂“课”,既帮到了创业者,又带动了农民增收。在来凤县电商产业园,邓波正在向客户介绍土家腊肉,一个小时邓波通过京东来凤馆卖出1200元的来凤土特产品。经过全国农业经理人培训,邓波对来凤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模式和前景产生兴趣,投资21万元入股合作社,在来凤县电商产业园成立来凤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市场部。“能人”的注入,5个月时间,市场部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万元。

“从一开始的提高村民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外出就业、增收致富,到如今更多转向对高素质农民的培训,农民培训到了新阶段。”来凤县委主要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一大批曾受益于农民培训、外出创业成功的乡贤纷纷回归,担当“领头雁”,成为农创客,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显身手。

“小小培训堂,一头连着乡村,一头连着人才、知识、资本,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诸多美好期许。”恩施州副州长王磊说,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来凤县农民培训的积极探索,为当地老百姓从传统农民转化为高素质农民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也为省内其他欠发达县市实施乡村振兴、带动老百姓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一些有益经验。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眉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甘肃庆阳:产业“挑大梁” 日子更踏实
下一篇:整治环境提“颜值” 助推振兴加速度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