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都是在枝条的顶端挂果,不管当年枝条有多长,后边都是空着的。”山西省稷山县向阳山楂合作社负责人杨云山介绍,“一般教科书上讲,为了用短枝挂果,就采用多次摘心的办法,虽然形成了短枝,但由于多次分枝形成弱枝组,不利于山楂树的生长。”
“春季的枝条不动,在八月份一次留约25公分长,在剪口下有两个副叶处剪掉上部,当年形成壮花芽,次年开花结果,每个花穗结二十多个果,而且都是大果。”杨云山所说的大果就是商品果,价格比普通果售价高出约两倍,纯利润是普通果的四倍。“普通果每斤0.5元,成本0.25元,利润0.25元;商品果每斤1.3元,成本0.3元,利润1元。”
由此可见,同样辛苦干一年,收益差距很大。合作社首创“以枝换果”技术,树体结果更紧密,结果部位不外移,果个儿达四公分,商品率可以达到95%。为了让更多的果农掌握真正的管理技术,合作社还组织田间培训与考试,并拍摄了优质山楂生产技术片,供大家学习。
“合作社采用果园生草提高有机制含量,施用饼肥甜度高、口感好,是绿色富硒农产品。”杨云山很骄傲,合作社还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合作培育了适合南北方口感的早熟甜山楂。“合作社坚持以‘品种、品质、品牌、平台’为发展思路,努力将‘农产品’提升为‘商品果’,进而升级为‘礼品果’‘功能果’‘保健果’。”杨云山信心满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