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打造综合服务联盟,能有力促进区域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提升。”正在侃侃而谈的是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新农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军,在他的努力下,8年时间,机具棚库、维修车间、配件库等已经配备齐全,2020年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面积达6.8万亩。
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将规范经营放在首位,先后制定了财务管理、盈余分配、教育培训等系列制度,同时,定期公开财务情况,让每位成员了解、放心。“合作社制定了统一的机耕、机播、机收等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作业技术要求以及跨区作业合同样本,在督促成员执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赵军说。
在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过程中,合作社按照“契约+标准+规范”的原则,制定包括耕、种、管、收、加工、销售、农资供应等多个套餐,以菜单形式供农民选择,并与村组、农户签订协议,明确托管服务的具体内容。“有专门的村镇意见箱,还有监督电话,要是服务质量不到位的,我们可以拒交托管费用。”当地农户说。
收益如何分配?“合作社实行‘六四四’分红法,即将60%的利润分给合作社成员,剩余的40%村集体和合作社再六四分。”赵军介绍。
合作社的托管业务也随即从乌拉特后旗拓展到全市,并延伸至鄂尔多斯市、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等周边地区。
合作社自身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还不断探索社企联合、社社联合、社农联合的联盟发展、融合发展模式,开展综合农事服务。合作社和信誉好、有实力的农资企业组建农业生产服务联盟,在“合作社+村委会+农户”的基础上,再加“服务联盟”,将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联合在一起,把供需双方变为服务联盟的内部成员,既提高服务效率,又满足互利共赢发展需求。
要想服务好,技术得跟上。合作社积极与市、旗两级科研院所合作,农技推广部门提供技术支撑,广泛开展“庄稼医生”巡诊、测土配方和新型肥药示范推广服务,合作社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农户。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