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今年福建启动“百万农民培训行动”,以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种养能手、农村创新创业者以及农村实用人才等为主要对象,组织开展分级分类培训。
被列为2021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百万农民培训行动”,重点抓好“三大”工程:一是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工程,计划新增培养中专学历以上高素质农民1万人;二是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计划新增培训高素质农民10万人次;三是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工程,计划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线上培训100万人次。
“‘农民下单,专家配菜’,‘百万农民培训行动’紧紧围绕农民实际需求,有效壮大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量。”福建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说。截至9月底,全省新增招收中专以上涉农专业学历教育8250人;培训高素质农民9.1万人次;完成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91.7万人次。
实施“四免一补”,助力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教育
有着“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等美誉的连江县,是福建水产第一大县,蓬勃发展的特色现代农业对高素质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连江县农业农村局今年选送了28名农民,参加福建农林大学等省内高等院校学制3年的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
为满足高素质农民提升学历教育的需求,今年以来,在做好高职扩招专项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基础上,福建省继续采取“四免一补”的补助政策(免学费、杂费、书本费、报名考试费,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助),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3000万元,选送一批村主干、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有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初高中毕业生,到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农业大中专院校免费接受非全日制学历教育。
“这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将成为区里发展农业的中坚力量。”延平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地处闽北地区的南平市,是福建重要的农业大市,依托良好的生态,延平区的园艺产业、畜牧业相对发达。今年,延平区择优选送了61名高素质农民,参加福建省农业院校大专学历教育,涉及园艺技术、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等多个区里急需专业。
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工程”通过集中面授、学员自学和跟踪指导等方式,将农业职业教育和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帮助高素质农民掌握新发展理念,学习新技术,开阔新眼界,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
围绕特色产业,强化高素质农民技能培训
“缺什么补什么。”围绕茶叶、水果、畜禽等福建十大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按照“省抓示范培训、市抓特色培训、县抓产业培训”的思路,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实施方案,会同省财政厅将专项资金3000万元下达到各市、县(区)和培训单位。
在培训模式方面,依托农业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农广校、农技推广单位和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组织培训,在“讲什么”上找重点,“谁来讲”上下功夫,“怎么学”上多变样,采取线上学习、集中授课、送教下乡、田间教学和异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探索有鲜度、有梯度、有高度的因材施教培育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培训课程方面,遵循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和规律,围绕培训主题,选点布线、系统设计,每个班次科学设置农业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综合素养课,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利用、科学用药等专业能力课,以及团队建设等能力拓展课程,让学员在现场教学中提升能力水平。今年面向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农业推广部门,广泛征集优选了35位培育名师和35门精品课。
在推介示范基地方面,按照“产业效益显著、技术装备先进、组织管理规范、示范引领明显、交通食宿便利”的遴选标准,推介公布了38个示范基地,打造一批高标准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教学点和实训观摩点,为更好地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运用网络技术,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
“茶园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用好信用担保,畅通信贷渠道”“鳗鲡养殖尾水处理技术”……10月10日下午,一场内容丰富的远程培训课,在省农科院数字所楼举办,通过福建乡村振兴公共频道电视、各地市乡镇应急会商系统(防汛抗旱会议室)直播,吸引了全省多地农民在线参加。
让农民“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今年1-9月,福建共举办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班9期,组织专家56人次、36个专题讲座。这一备受农民欢迎的全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项目,由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省广播影视集团等11个省直部门和单位共同实施。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每月举办1期全省远程培训项目,支持打造“兴农讲堂”“田园公开课”。
为帮助农民掌握培训内容,主办方将每期培训课程制作成微视频上传福建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党员e家、全国农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福建12316、福建省农村实用技术远程培训网站、“慧农信”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供全省基层农技员、农村党员和广大农民免费在线学习使用。
“百万农民培训行动”培养了一批农村实用人才,树立了一批高素质农民典型,带动了农业增产增效的农民增收。通过分级分类培训,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和新模式得到推广应用,截至目前,设施农业良种覆盖率达99%,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0%,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9.4%。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蔡茂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