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东奔西走,点点手机,贷款就能“零次跑”;碰上技术难题,打开视频,专家在线“云指导”;杨梅推广销售,平台申请,订单直接“线上来”……最近,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作为数字政府建设成果之一的“亲农在线”引来了不少目光。
据悉,该平台由浙江省仙居县打造,以赋能杨梅产业为切口,探索农业产业全链条普适惠农服务解决方案,通过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制度重塑,运用创新技术手段,全面采集农业产业信息,打造“产业一件事”,构建“产业一张图”,为农户提供涉农补贴、农技咨询、掌上开票等服务,成为了梅农们的“心头好”。
“我是自产自销的梅农,过去为了开发票,常常得往返于办税服务厅与基地,费时又费力。”说起用后感,步路乡西炉村的种梅大户郑佳耀深有感触,自从开通掌上开票权限,再也不必来回跑。从秧苗、肥料、农药、烘干中心,到产品加工、农资供应、农业服务等各类市场信息,平台为他打开了全新世界。“招募工人、申请补贴、快递寄送,这些都可以一网打尽。”
农民少跑腿,为之代劳的是大数据。据了解,仙居打通全县12个涉农部门数据资源,可为农民提供包括生产、加工、流通、贷款、保险、销售在内的全链条服务,推出“我要保险”“我要开票”“我要贷款”等17项高频应用场景,实现全周期“最多跑一次”。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县已为2751家农户开具16420张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金额超过2.3亿元,1.1万余户梅农办理了政策性保险,“杨梅贷”年利率从原来的5.6%降到4.35%,累计授信总额度达25亿元。据测算,单趟事项办理就可节约交通成本30-60元,时间则缩短了2-4小时。
一边是让数据“跑”起来,成本降下去,另一边则是数智化运营,品质提起来。“浇水、施肥、温度调节,手机一点全搞定。不用天天往山上跑,节省人力不说,产量更高,品质更好。”横溪镇垟庄村杨梅大户娄荣杏打开手机,熟练地演示着各种智能化设备,说起升级后的农场,赞不绝口。
“大棚杨梅管控更精准,就算遇上梅雨季,水分也能得到控制。果肉口感更紧实、更甜。值得一提的是,大棚杨梅会比露地的早半个月成熟,采摘周期也更长。今年首次出果,一箱杨梅40颗,一箱卖出了780元,摊下来,每颗杨梅就得20元,还供不应求。”娄荣杏满脸自豪。
娄荣杏的杨梅园并非个例,依托“亲农在线”,仙居开展了5个杨梅智能化栽培示范项目,通过智能大棚、智能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让梅农实现靠“数”生产,杨梅产量、质量和效益都明显提升。基本上,商品果率可提高30%,采摘期延长20天,杨梅的售价从原先的4-20元每斤,飙升至40-120元每斤,预计亩均增收5.5万元。
据悉,接下来,仙居还将通过“一城突破、全省共享”,把该应用拓展到茶叶、文旦、柑橘等产业,不断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注入“数智”力量。
应芳露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