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寻味文化乡村

文登小巧果 “巧”做大产业

郭彦成    2021-09-06 15:23:15    农民日报

文登小巧果 “巧”做大产业

胶东民俗做巧果过七夕。

 

8月14日是农历七夕。早上七点半,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库镇后岛村村口,60岁的村民慈慎霞正在等候工厂的班车。干了半辈子海产养殖的慈大妈没有想到,年岁大了竟然靠着制作花饽饽这项“围着锅台转的老手艺”赚钱了。

慈大妈在离家3公里外的一家专门制作面食的食品车间上班。七夕节前夕,应节的巧果、喜饼订单量增加,慈大妈和10多位老姐妹很是忙碌。车间里,慈大妈手上面团的造型不断变幻着,转眼间,一个鲤鱼模样的巧果就出现了。

巧果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胶东大地,自古就流传着“六月六看谷秀,七月七看谷米”的农谚,每逢七月初七,家家户户都会烙巧果、做喜饼,迎接粮食丰收。长辈将烙制好的巧果用红线穿成串,给晚辈戴在脖子上,寓意聪明伶俐、心灵手巧。

巧果是胶东花饽饽的一种,花饽饽习俗在威海文登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在文登,蒸饽饽、做巧果是家庭主妇的拿手活儿,每逢节日,就会用小麦面粉做出12生肖、鱼、燕子、凤以及寿桃等寓意吉祥的造型,蒸熟凉透,便成了一件件可观可食形象生动的“艺术品”。

这样的“艺术品”在很长时间一直声名不显。直到2009年,胶东花饽饽被正式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民间的传统习俗逐步走入公众视野,走向市场,一件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通过聪明勤劳的文登妇女,走向了千家万户。

在慈大妈所工作的食品生产车间,可以看到花饽饽成熟的生产工艺和配套的生产包装设备。

和面、发面、揉面、捏型、锅蒸,各个环节都是手工生产。据该企业负责人林红介绍,巧果的产值占到了公司一年收入的两成左右。包括巧果在内,今年的花饽饽产品已经远销到大洋彼岸的加拿大,国内订单更是供不应求。

“老手艺”要进市场,更要新理念相互碰撞,北京交通大学、鲁东大学在文登设立校外实践基地,高校的年轻人带着技术和创意,结合花饽饽的传统制作技艺开展研究,一批诸如发酵、质量控制、储运等技术难题,被逐一破解,更重要的是传递给农村老大妈们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慈大妈还被请到大学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传统手艺。

如今的文登花饽饽融合了更多创意设计元素,不拘泥于古法样貌,造型设计更加丰富多样。传统手艺变身绿色“智”造,小作坊走向了大产业。

七夕节前几天,文登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里花饽饽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产业能手,在慈大妈上班的企业里接连举办了3期花饽饽加工培训班,120多名农村妇女在面案上和慈大妈一起捏面、塑形,学习花饽饽制作技艺,更多的农村妇女成为“花饽饽”产业大军中的一员。

来自文登花饽饽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文登花饽饽产业已经颇具规模,拥有120余家食品经营主体,包括20多家大型企业以及100余家小型作坊,稳定从事花饽饽产业的农村妇女有1000余名。花饽饽成为致富的“金饽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东宁津:乡村文化乐乡村
下一篇:江西黎川烟草:产业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