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山东聊城:用民间艺术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程鸿飞 赵宗锋 王友欣    2021-08-24 21:34:46    农民日报

“上海黄浦区定制的1万套笔筒,目前已经交付1000套。其余的,我们会尽快交付。”近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澄泥技艺传承人郭太星谈及近期的生意,一脸兴奋。“澄浆玉泥润如玉,出自古城东昌西”,“一把土”因为一项技艺的“加持”,变成了人见人爱的艺术品。如今,这些艺术品借着时代的东风,走出聊城甚至走出国门,把聊城民间艺术的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东昌澄泥的成功,是聊城众多民间艺术瑰宝传承与发展历程的缩影。聊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间艺术资源丰富。其中,以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较为典型。东昌澄泥、东昌毛笔、铜铸雕刻、木版年画、柴烧陶器——整个街道,民间艺术传习基地就有5处。多年来,道口铺街道立足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全力打好文化特色牌,积极探索以民间艺术助推乡村振兴,其“乡村振兴+民间艺术”的样本价值日益显现。

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在道口铺街道高马村铜雕产品生产基地、郭庄村澄泥砚加工产业基地、张堤口村东昌毛笔产业基地、道口铺村木版年画特色村和安庄村柴烧陶器产业基地,文化产业电商平台达8个,年成交额达400万元。当地通过打造道口铺美食文化一条街,年收入达5000万元。可以说,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延续、在发展中创新,道口铺街道演绎了由“传承”到“致富”的转变。

今年“五一”假期,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广场举办的聊城市民间艺术展中,铝编、绳编、草柳编、玉米皮编等工艺品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这些工艺品的编织者都是农民,他们经过培训,很快掌握技艺,并经村干部帮助销售产品,实现了在家门口致富。

用民间技艺帮农民致富,是聊城市文联多年来推行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聊城市文联和聊城市民协支持下,聊城市民协副主席、东昌府区民协主席梁平等对繁森新村的妇女进行铝编、绳编、草柳编、玉米皮编免费培训。在培训之余,他们还收购村民手中的编织产品,帮其进行销售。

“村民编织的工艺品搬到展会上展示后,很受欢迎。可以说,民间艺术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效果初步显现。”聊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赵昌军说。

近年来,聊城市文联加强民间文艺队伍建设,对20名在民间艺术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术大师、民间文艺杰出传承人进行表彰;先后举办两届山东省民间艺术博览会,充分展现聊城民间艺术魅力……这些措施,都为民间艺术的繁荣发展扩展了空间,也使民间文艺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异彩。

据介绍,下一步,聊城市文联将在力量整合、品牌打造上下功夫,使那些传承久远的民间艺术瑰宝走出“深闺”,与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相互融合,更好地发挥民间文艺教育、审美、旅游功能,在“为民、惠民、乐民”中推动乡村振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打开乡村振兴的大门 共荣共存的华丽转身
下一篇:农民欢迎的“乡村文化加油站”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