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房屋错落有致,村内绿树成荫。在十堰市郧阳区乡村,处处都能感受到勃勃生机。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郧阳区辖区内有6座大中型水库,是我省移民大区,水库移民分布在全区20个乡镇(场)、238个村,人数超过13万。
近年来,郧阳区移民在保护水环境的同时,通过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变青山绿水为金山银山,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
民宿开起来,移民村成度假村
粉墙黛瓦、依山而建的村居造型统一……漫步郧阳区柳陂镇山跟前村,犹如走进一幅水墨画。
“端午节期间,一天接待6至7桌客人。”6月19日,72岁婆婆李善芝在紧邻江边的房子前散步,两个儿子的房子,一家改造成农家乐,一家正打算改造成民宿。
李婆婆推开自家卫生间的门,冲水式马桶、淋浴装置一应俱全,屋内没有一点异味,“以前不能在屋里上厕所,现在生活条件好多了。”
村支部书记孙绍虎介绍,山跟前村是移民村,2016年起,通过整合移民资金,以奖代补,对村里旧房、危房统一设计改造,同时,还利用300多万元移民后扶资金改造整村污水管网,一家家民宿陆续开张,目前村里民宿有近30家。
村庄“颜值”升级,移民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家园。
郧阳区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王维昌介绍,包括山跟前村在内的等5个移民村,今年正在申报创建省级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5年来,全区共投入1.69亿元移民后扶资金创建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目前已有28个村基本达标,“根据规划,全区移民人口在500人以上的93个移民村,都将建成省级示范村,为库区乡村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壮大特色产业,村民钱包鼓起来
“葡萄快成熟了,主要供游客采摘。”郧阳区柳陂镇沙洲村的绿优家庭农场内,66岁的郝元明正在忙碌。
2019年,村里办采摘节,葡萄园在高峰时一天销售额接近四千元,“比种菜要高,农场每年收入约20万元。”郝元明说。
和郝元明一样,沙洲村是不少以前种植传统作物的移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
村党支部书记郝善国介绍,全村目前发展草莓、葡萄、有机蔬菜等500余亩,家庭农场5个,电商网店6家,年接待采摘、观光游客10余万人次,乡村旅游年收入300多万元。
“移民部门一直在扶持我们的产业发展。”郝善国介绍,仅是今年就投入200万后扶资金,为村里150亩蔬菜大棚进行节水设施改造,此外建设大棚、道路硬化,都用到移民资金。
培育生态产业,带动移民增收。区水利和湖泊局局长陈晓介绍,全区“十三五”期间共投入8179万元移民后扶资金,支持移民村发展香菇、袜业、茶叶、小杂果等特色产业,兴建香菇大棚1600多个、发展茶叶1200多亩、发展小杂果和蔬菜等5370亩。
“下一步,将持续关注移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增强移民持续发展增收能力。”陈晓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红霞 通讯员 郑修鹏 杨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