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坚守乡村讲台 人生充满光彩

王 雪    2021-04-21 18:17:26    人民日报

农村娃娃的未来,需要乡村教师的坚守;乡村教师的成长,也需要制度的保障

 

前段时间,河南周口乡村女教师建廷廷结婚了。婚车路过学校门口,学生们围了上来:“老师,您要幸福”“老师,新婚快乐”“老师,您一定要回来啊”……孩子们真诚的祝福和期盼,让建廷廷流下泪水,也感动了很多人。

孩子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原来,建廷廷大学毕业后考上特岗教师,分配到家乡小学任教。她不仅认真教授知识,还用耐心、爱心对待学生,和孩子们谈心,关心他们的健康,下课后跟他们一起玩耍。一点一滴的付出,一朝一夕的陪伴,孩子们都记在心里。在老师新婚的美好时刻,他们送上祝福,是对建廷廷坚守讲台、默默奉献的感激。

这份坚守是对乡村孩子的关爱。无数像建廷廷一样的乡村教师,用知识启蒙学生,为他们播下求知的种子;用品德影响学生,助他们明事理、正言行;用爱心温暖孩子,让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充满阳光。乡村教师用青春、奉献、坚守,为贫困、边远地区的孩子带去成长成才、改变命运的机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拥有了更开阔的眼界、更远大的梦想。

这份坚守是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改变的是人,而且是几代人。从扎根大山的张桂梅,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支月英,从用一根扁担把教材和学习用品挑进大山的张玉滚,到多年坚守山区小学,背着学生攀爬悬崖天梯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正是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的乡村教师,托举起孩子的梦想,为一个个贫困家庭带去希望,更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这份坚守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教育事业,乡村教师用不懈的努力,践行着最初的诺言:帮孩子们走出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岗位或许平凡,但事迹注定不凡。他们像无数爱岗敬业的人们一样,坚守使命、履行责任,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收获了丰盈的人生。

农村娃娃的未来,需要乡村教师的坚守;乡村教师的成长,也需要制度的保障。将更多、更优质的资源向乡村基础教育倾斜,让老师们在岗位上有成就感、生活上有幸福感、社会上有荣誉感,就能让他们真正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乡村教育水平就能稳步提高,孩子们的梦想就能真正实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村民更团结 乡村更兴旺
下一篇:乡村善治,村民劲往一处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