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陕西:产业发展鼓起老百姓“钱袋子”

刘彤    2021-04-16 20:30:38    新华网

和煦的春风轻拂在大伙的脸庞,忙碌的身影凸显着收获的喜悦……当记者来到陕西省蓝田县安村镇府君寨村时,七个整齐排列的草莓大棚内,十几名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正笑盈盈地俯身在沟垄内缓慢前行,手挎的竹篮中,装满了个儿大、色红的成熟草莓。

地处秦岭之畔的府君寨村,因为没有支柱产业,更缺集体经济引领,曾一度被认为是“扶不起”的“后进村”,全村527户2100口人中,曾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户81人,近3000亩的肥沃土地,因为没有主导产业支撑,亩均产值低、出产效益差让这里重复着单一农作物种植“靠天吃饭”的简单循环。

怎么办?怎么干?带着想要和大伙一起致富奔小康的愿景,2016年11月,国家电网蓝田县供电公司干部陈鸿涛等驻村工作人员,来到了风景旖旎的府君寨村。在和村干部们一起东奔西跑,反复比较并分析市场前景后,征得大多数村民同意,把发展优质草莓种植为主导的产业目标定了下来。在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及部分村民们的共同出资下,27.5万元的启动资金成了建设草莓大棚的“雪中之炭”。

陈鸿涛说,府君寨村地处白鹿原,因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通风条件好、黄土渗水性强,是草莓种植的优生区。糖分充足、果型端庄、果色红润的草莓试种成功后,更让大伙儿坚定了将这里建成“草莓之乡”的信心。

正说话间,去年刚刚脱贫的村民康西手挎满满一篮草莓走出了大棚,随手拿起一颗送入口中,脸上浮现出满满笑意。她说,因为爱人患有冠心病,三个孩子也正在读书,家里负担一度很重,但2019年7月,这些草莓大棚建起后,她有了离家不远打工挣钱的机会。“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栽苗、施肥、打药等田间管理技术,每天工作8小时,日工资有70元。仅去年在这里的务工收入,我家就增收一万多元,草莓大棚真正让我走上了致富路!”

陈鸿涛说,府君寨村自采自摘的草莓售价低、品质好、烂果少,成熟一茬收获一茬,基本没有积压,每个大棚4000斤左右的产量,让府君寨村的乡村振兴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我们今年准备继续新建几个大棚,同时发展奶油草莓、巧克力草莓等附加值更高的品种,真正将这里打造成远近闻名的‘草莓之乡’!”

记者从陕西省扶贫办了解到,近年来,陕西一大批区域特色产业快速壮大。截至2020年底,陕西累计有126.5万户409万贫困人口享受到了产业帮扶支持,占全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87%以上。“产业发展鼓起了陕西老百姓的‘钱袋子’。”陕西省扶贫办主任文引学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临泽:乡村振兴正当时
下一篇:安徽明光:环境整治让乡村美丽“蝶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