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阳光”照亮致富路

喻思南    2021-03-30 10:50:28    人民日报

  图为银川农光互补电站一角。
  高嘉蔚摄

  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旁的荒滩上,光伏电池板排列齐整,蔚为壮观。看着接连成片的光伏电板,弘德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克银感慨万千:9年前,作为村干部,他带着村民从西海固搬到弘德村。“虽说故土难再养一方人,要过上好日子就得搬出来,可未来怎么着落?”村里人一遍遍问自己,他忘不了那一双双期盼答案的眼睛。

  西海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换个地方、换个活法,才能“拔穷根”。宁夏实施生态移民,帮助老百姓搬出不宜居住区的政策,为西海固群众带来了希望。然而,村子迁移到一块新土地上,缺少根基,搬出后,如何确保稳得住、能致富,成为摆在宁夏干部群众面前的一张考卷。

  光伏+扶贫,收入有保障

  如今,刘克银踏实了。村民住上了敞亮的砖房,用的是自来水,村里还有学校、卫生院,收入更是连年增长。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这些变化离不开一系列帮扶政策,建设光伏电站就是其中之一。

  刚搬到弘德村时,村民李克武在分到的地里种萝卜,每亩地年收入只有两三百块钱。他想多干点,可村里土地有限,村子不远处倒是有一大片荒滩,但那里是沙土,种不出啥名堂。

  种不了蔬菜、庄稼的荒滩有大用。宁夏地势海拔高、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高,适宜建设光伏电站。2015年以来,当地因地制宜,先后两个光伏扶贫电站落地弘德村。去年,村集体获得了30多万元的并网发电收益。有了资金,村里发展起了公益事业,设立了公益岗位。

  李克武把土地流转出去了,每亩地每年收入500多元。他说,村里为自己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打扫卫生、在光伏电站除除草、清洗电池板等,每个月能赚1000多元。加上其他收入,去年收入达3万多元。

  谈起光伏扶贫的优势,红寺堡区扶贫办主任吕振中介绍,光伏电站寿命通常有25年,前期一次投入,后面持续收益,回报率比较高,能够长期稳定为村集体发展“输血”。

  光伏+技术,运行更稳定

  在弘德村光伏电站,作为运行“大脑”的逆变器,全部采用的是华为组串式智能逆变器和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华为光伏专家严剑锋说,用好设备,故障率低,维护简单。配备AI大数据技术和算法,能有针对性发现设备问题并检测,保障光伏扶贫电站长期稳定运行。

  红寺堡区是我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仅仅在弘德村,和刘克银、李克武一样,从宁夏南部山区搬来的群众就有7000多人,他们曾经半数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吕振中说,红寺堡区有40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20年总发电量接近3300万千瓦时,2000多万元收益全部下发到村集体。

  刘克银说,单靠光伏电站,乡亲们虽然收入不多,但有了它,想着未来基本生活有保障,大家心里踏实。

  “刚搬来头几年,乡亲们想家,得空就想回去看看。”刘克银回忆,现在生活安定、舒心了,一年都难得回一趟。有老家亲戚到弘德村,为我们高兴:“你们看着太阳数票子,日子过得真不错。”

  光伏+农业,延伸产业链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在弘德村以北约100公里。原隆村是闽宁镇的一个新村,同样是生态移民村。2012年至2016年,来自固原市原州区、隆德县13个乡镇的群众到这里扎根。

  走进原隆村,村民的小院坐落在道路两侧,屋顶上一排排光伏组件,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王晓燕是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她向记者介绍,在村民屋顶看到的光伏组件,构成了一个个小型光伏电站。2016年6月并网发电后,全村都受益:每户每年300元屋顶租赁租金之外,光伏发电收入纳入村集体,年年给村民分红。

  不仅如此,光伏正与农业融合,为乡村发展“造血”。在原隆村的光伏农业科技示范园,大棚棚顶的光伏电板闪闪发亮。一座花卉大棚里,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打理景观盆栽。园区工作人员说,光伏大棚不只有花卉,还种了茶叶、食用菌,养了能卖钱的蚯蚓,“棚上光伏发电、棚下生态种养”。

  王晓燕说,不少村民在这个园区工作。这些年,老百姓有活干,尝到了甜头,不再“等靠要”了,致富内生动力强了。有了这股你追我赶的劲头,钱袋一年比一年鼓了。

  闽宁镇是近期热播剧《山海情》的故事发生地。闽宁镇挂职副镇长李辉钦说,原隆村葡萄园有酒庄,光伏大棚可以搞生态采摘,借助《山海情》的热度,村里还希望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让乡村旅游火起来。

  在宁夏银川市黄河东岸,光伏电板随光转动,前后相接,一望无际,它们如蓝色海洋。这里是全球最大单体农光互补电站——宁夏宝丰农光一体光伏基地。据了解,该基地采用了单晶硅组件和华为智能组串逆变器,背后有AI、云计算等技术,以及无人机巡检等运维手段,不仅发电量高了,运维效率也提升——数万亩的电站只需30个运维人员。

  5年前,这座光伏电站在一片枸杞地上建起。“板上发电、板下种枸杞”,这一农光互补的模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推动了能源低碳化。在枸杞园区务工的杨柱生,同样是西海固移民大军中的一员。2014年,他偕妻子从固原搬到银川市月牙湖乡。如今,两口子一年收入有八九万元,在异乡扎下了根。

  正值修剪枸杞旁枝时节,杨柱生一边工作一边说:“再过三四个月,枸杞就成熟了,红彤彤的枸杞特别好看。”站上光伏电站观景台,记者仿佛看到:蓝色光伏电板下,老百姓满怀笑容在采摘枸杞。他们“采摘”的,正是移民后的幸福生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繁硅谷:做强种业“芯片”
下一篇:小木耳,科技赋能展前景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