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累计搬迁41701人,占全省搬迁人数的3.1%;搬迁安置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4829户,建成集中安置区508个……四川省遂宁市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了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难题,增强了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新房子不但水电气齐全,房子周边的土地还能流转出去,一年能增加不少收入。”住着建好的房子,遂宁市桂花镇金井村的村民刘小华喜上眉梢。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遂宁市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做为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在对象精准识别、政策精准落实、项目精准实施、后续精准帮扶上下功夫。目前,全市搬迁群众已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2747元增加到2020年的9190元,年均增幅达到27.3%。
“2016年,我们一家五口人搬进了新房,生活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安居区横山镇打鼓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64岁的村民陈材秀介绍,自从来到聚居点后,通过土地流转、种菜、养殖以及务工等方式,每个月的经济收入增加了近两千块,并在2017年成功脱贫。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遂宁市依托173公里农环线,串联24个农业园区,发展精品粮油、优质柑橘等7大优势产业189万亩;为搬迁户提供公益性岗位1000余个,劳动技能培训7745人(次),实现就地就近就业2673人。
除此之外,为丰富搬迁群众的文化生活,遂宁市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积极推进安置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通过联村卫生室、综合文化室等模式,集约建设安置点医疗卫生服务设施101个,综合活动室102个,搬迁群众就近就医基本实现,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
如今,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遂宁让易地扶贫搬迁真正实现“安置”与“安心”同在,“安居”与“乐业”同行。(杨永冲 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