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李德华的“养牛经”

2021-02-01 10:51:24   

“在乡干部的帮助下,我现在扩建了牛舍,有了自己的养牛场,发展养殖业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在冬日暖阳的照耀下,信丰县万隆乡廖洞村村民李德华站在新建的牛舍前高兴地说。

从部队到市场、从退伍军人到村干部,42岁的李德华个子瘦高,皮肤黝黑,平时话语不多,但在万隆乡十里八乡境内可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牛人”,凭着一手过硬的养牛、医牛、识牛技术,成为当地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

2017年,李德华回乡成功竞选廖洞村民兵营长,成为一名村干部, “大家选我当村干部是对我的信任。以前在部队我当班长又是党员,当民兵营长得心应手,带领村民致富我也要闯出一条路来。” 李德华在村民面前作出了庄严的承诺。

经过走访调研和考察市场,李德华发现养殖鸡鸭猪等有可能会亏本,但牛肉一直供不应求,所以决定在这一行业里拼一把。地处五渡港水库边上的廖洞村是个典型的山区农村,生态环境优美,水草茂盛,当地种植的水稻秸秆更是肉牛养殖的理想饲料,便萌生出养牛创业的思路。

拿着在广州积攒的38万元,李德华2017年购买了53头牛犊,建起了牛舍。创业艰难,他一步步走了过来。为了学到过硬的技术,他向专业人士请教,买来养牛书籍自学,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查找学习资料,并远赴山东、河南等地养殖基地现场“取经”,边学边实践。皇天不负有心人,吃苦耐劳,虚心学习的李德华最终让自己从一个养牛门外汉,变成了一个了解牛、会养牛的“牛人”。   

2019年,李德华成立了信丰县万隆乡廖洞村德行天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主动与附近农户签订了协议,免费提供小牛给农户养殖,等小牛长大后再进行回收。“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不但分担了人力、草料的饲养压力,同时也增加了农民就业的机会。合作社2019年实现盈利19万元,2020年盈利16万元。

谈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李德华充满信心:“肉牛吃的是草料,产出的牛粪是蚯蚓最好的饲料。下一步我要规划蚯蚓养殖,等产业链完全成熟以后,要以养殖为依托,借力乡村振兴东风,利用村里空置房间接待游客,发展乡村旅游,带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杨林)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一片树叶成就一个大产业
下一篇:种辣椒的“小辣椒”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