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村组公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清凉甘甜的自来水、璀璨的太阳能路灯……既有城市的环境标准,也有乡村的独特风韵。走进鹤峰县五里乡,特色产业兴旺、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宜居、人民生活富裕,一幅乡村振兴的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
航拍:五里乡集镇
做强富民产业 提升发展质量
岁末年初,寒风刺骨,五里乡中坪村千亩蔬菜种植基地里,60多个大棚在冬日暖阳下闪着耀眼的光,棚内、地里全是绿油油的菜苔、葱苗,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015年,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鹤峰福润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明月看着长势喜人的菜苔喜滋滋地说,“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牢把质量关,从生产到销售每个环节都严格执行 ‘五统一’标准,2019年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总产值518万元。”
“去年我种植收入达到了6万多元,社员工资收入有1万多元,如今腰包鼓了,日子越过越红火。”脱贫户孙舒星拿出账本,看着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的种植收入及工资,一脸幸福。
产业兴,则乡村兴。“十三五”期间,五里乡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主抓手,下大力气进行招商引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依托当地的箬叶优势资源,建设湄坪集中安置点“扶贫车间”;在全乡形成潼泉片5个村的箬叶基地、中蜂养殖基地,五里杨柳片10个村的茶叶基地,六峰下洞片6个村的烟叶、药材、蔬菜、苗木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打造“一村一品”;持续壮大39家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通过务工就业、企业分红等方式带动全乡1100多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一株株菊花吐露芬芳,笔直整洁的柏油路穿村而过,休闲广场上,健身器材齐全,老人孩童怡然自乐……走进五里乡瓦屋村,脚步所至,目力所及,尽是美丽乡村的绚烂图景。
“我们村这几年的变化太大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干什么事心情都很好。” 村民田霞说,以前村里只有主干道进行了硬化,也没有文化广场,农闲时连个休闲放松的地方都没有。
“现在水泥路直接通到了家门口,不仅雨天没有泥泞道路,而且晴天没有了灰尘,就连院子和房子地板上也特别干净,不像以前回家两脚泥踩得到处都是。”说起村内的道路,瓦屋村村民詹德艳颇有感慨。
为加快改善提升人居环境,瓦屋村紧抓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机遇,综合整治环境卫生的同时,争取资金加强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建设、解决安全饮水、主干道黑色化……进一步提升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争取东西部协作项目,总投资1800余万元,在瓦屋村建起了有机茶产业示范园,有效解决了茶农卖茶难问题,村集体经济大幅提升,村庄“颜值”不断升级。
花香蝶自来,巢暖百凤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既“优环境”又“强服务”,成功引进摩洛哥熊猫进出口公司、越南安康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松阳县春常盛茶叶有限公司入驻投资,新建3个扶贫车间……一项项暖心工程,一件件惠民实事,勾勒出人民群众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中的两河口大桥
强化基层党建 做好服务文章
“大家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外地返乡人员必须提前3天向社区报备相关信息……”1月19日,五里乡机关党群支部28名党员利用休息时间下沉社区,深入联系对象家中或门店,督促落实防护措施,对返乡人员进行摸排,提醒广大居民“非必要不离恩,非必要不返恩”,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自‘双报到’开展以来,报到党组织8个,报到党员干部154人,党员干部们积极参与了疫情防控、人口普查、环境整治、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实现了联系困难党员、居民、市场主体全覆盖。”五里乡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根据党员干部“双报到”工作要求,把党员干部下沉与党员志愿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有机融合,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上下功夫,努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同样,五里乡南村村党支部创新联系服务群众方式,开展党员“亮牌、发声、见行”挂牌亮身份活动,并以“532”模式,给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在农村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疫情防控、脱贫致富、移风易俗等领域中发挥积极的带头作用。
“今年,五里乡创新实施以‘五单制’‘三举措’‘两公示’为载体的‘532’党员分类管理模式,按照‘户申请’‘村审核’‘乡、村共同亮牌’的形式,为全乡712名党员‘亮’出‘共产党员户’的牌子。”五里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共产党员户挂牌亮身份活动,让农村党员从群众中“站”了出来,让党员家庭“显现”出来,把“一人带头”独奏变成“全家联动”合唱,主动把身份亮出来,处处对标看齐、事事当好先锋模范。
五里坪革命旧址群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十三五”期间,五里乡依托“五里坪革命旧址”红色教育基地及南村村茶马古道丰富的教育资源,成立乡委党校,开设“红色课堂”,接受红色教育党员累计10000余人次;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利用“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进村入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余次;与三治融合相衔接,大力推进法治政府、法治乡村建设,成立党员调解工作小组22个,参与化解矛盾纠纷210起;建立帮代办机制,代办各类事项800余件;疫情防控期间,成立党员“跑腿队”22个,为1.6万居民配送生活物资8万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