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扬州经开区法院以人为本,加大财产处置力度

2021-12-23 17:59:22   

12月23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2021年涉民生案件执行相关情况作了通告。

 

 

经开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石立介绍,涉民生案件主要包括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及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等案件。这些案件虽然个案的标的额相对较小,但每一个案件的执行结果都与普通人民群众的生计休戚相关,民生案件无小事。一直以来,涉民生案件的执行都是经开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中的重点工作。

2021年来,扬州经开区人民法院共计受理各类执行案件1998件,执结1839件,执行到位金额2.2亿元;执结违法违规用地案件3起,腾让清退土地17万平方米。其中涉民生案件执结209件,执行到位金额785.51万元。

涉民生案件立案后由专人跟进,立案之日就会开展全面的网络及线下查控,及时了解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车辆、不动产情况,第一时间对相关财产进行查封、冻结。立案一周内执行人员会电话约谈被执行人,了解被执行人还款意愿,针对其不同想法制定不同的执行方案。对于不能积极清偿的,会及时向这些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通知书,全面限制被执行人超出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费需求,为涉民案件开通绿色通道。

2021年以来,扬州经开区人民法院开展“假日行动”“凌晨行动”“夜间行动”等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10次,执结案件27件,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

对于案件标的额较大的涉民生案件,扬州经开区人民法院院积极探索“司法拍卖+互联网”新模式,引入专业网拍辅助机构办理辅助事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灵活采取在线直播、VR看样等方式,拓宽标的物展示维度,方便竞买人了解拍品情况,提升拍品吸引力,提高成交率和溢价率。

扬州经开区人民法院以人为本,加强涉民生案件的执行救助工作。对于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涉民生案件,而申请执行人的生活又有重大困难的,积极开展对申请执行人的执行救助工作,努力保证其最基本生活需求。

石立表示,下一步,经开区法院将继续践行“两在两同”建新功要求、积极落实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注重执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进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迭代升级,探索建立“执行法官+社区网格员”机制,打通执行的通道最后关节,利用“铁脚板”有效提升案件办理效率。(杨立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天津海关首次查发石珊瑚活体走私案 现场查扣石珊瑚活体2313株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