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暖民心。今年以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全体干警立足本职岗位,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审判执行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张温馨提示卡 饱含司法温度
“有了这张提示卡,接下来我有哪些权利,我能做些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确实很实用。”刚从西安中院民二庭拿到判决书的魏先生开心地说。
魏先生口中的“提示卡”其实就是西安中院民二庭为案件当事人专门制作的“判后温馨提示卡”。“鉴于部分案件当事人在收到判决书后,不知道如何进一步及时、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我们经过研究后,制作了这个提示卡,随同判决书送达当事人,提示当事人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民二庭法官介绍道。
西安中院民二庭的“判后温馨提示卡”主要包括生效判决申请执行流程和不服判决申请再审流程,包括申请再审期限、办理程序、所需资料等,向案件当事人告知收到判决后应当注意的事项,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
寻常处见真情,细微处有温度。“我为群众办实事”很多时候就是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细微之处,民二庭的这份“判后温馨提示卡”有效解决当事人后续司法问题,小小的提示卡里饱含着满满的司法为民温度,也大大提升了司法服务的质量。
一本宣传册 服务群众零距离
“这个宣传册里面有很多关于交通事故的小常识,对我们了解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很实用。”市民吴女士说。
西安中院民二庭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加强了审判“五进”活动,庭长刘国强带领15名法官和法官助理前往辖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法官干警向群众发放宣传册,宣传司法裁判规则,同时向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民二庭是我院承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的审判庭,为保证普法宣传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针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中的一些争议较为集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根据案件裁判规则制作了《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小常识》的宣传册,详细的介绍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纠纷的处理规则。”刘国强介绍说。
同时,西安中院民二庭在辖区人流量较大的南二环辅道设置法律咨询点,法官对过往群众咨询的法律问题一对一进行了详细解答,现场接待群众40余人。通过普法进社区,帮助群众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及维权途径,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提升了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一份《司法建议书》 万千为民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饲养宠物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恶犬伤人、遛狗不栓绳、随地排泄、街头狂叫等不文明、违规养犬行为引发的矛盾纠纷频发,甚至出现动物伤人的案例。
今年9月,西安中院民二庭就办理了一起饲养动物侵权责任案。赵某与赵某某所饲养的犬只均为烈性犬、大型犬,均在非重点限养区登记,但却长期在重点限养区饲养及活动。经合议庭合议后,依法向西安市公安局发出了司法建议书,建议依法处理赵某及赵某某违规在重点限养区饲养烈性犬、大型犬的违法行为,并加强对该类型违规饲养犬只行为的管理。
“虽说这只是一个案件,但是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办案经验,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不止是一个两个,只处理个案还不能更好地达到保障群众人身安全、规范社会管理秩序的效果。”民二庭法官张楠说,“为了更加广泛地规范不文明养犬行为,为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我们在办理案例的同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书》。”
很快,西安中院便收到了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的回复,并对相关建议提出解决方案,随即开展了为期三个月针对大型犬、烈性犬、流浪犬的专项整治行动。
西安中院民二庭所承办的案件类型多,且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所以,民二庭的干警法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当作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竭尽全力,一心为民,受到了辖区群众的高度赞场,那一面面锦旗就是民二庭全体法官干警“司法为民”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果真实写照。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西安中院民二庭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持续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针对受理案件特点,积极寻求破解思路,确保案件审判质量,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