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扬州市抓好“六个结合”推动宪法宣传走深走实

2021-12-06 19:32:54   

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江苏省扬州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宪法宣传周“六大活动”,推动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结合法治思维提升工程 开展宪法进机关活动

结合全市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提升工程,举办政治轮训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国家机关在宪法学习宣传中的“头雁效应”,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原原本本学习宪法文本,增强宪法法律观念,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带头遵守和维护宪法法律。落实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组织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参加旁听庭审,同时依托中国庭审公开网,精选涉及行政执法、职务犯罪、民法典的案件庭审,组织全市国家工作人员线上旁听庭审,推动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意识,助力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

结合法治教育名师培养工程 开展宪法进学校活动

举办第二届全市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名师培训班,强化法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中小学校法治教育的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国旗下讲宪法”、模拟法庭、宪法知识演讲、书写宪法板报、召开宪法主题班会等实践活动,多种渠道传播宪法精神,让学生感受宪法的尊严。启动“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法律知识竞赛线上决赛,引导青少年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的良好意识。组织高等院校法律专业大学生走进社会,向群众宣传讲解宪法,在宪法宣传教育实践中增强宪法体验。

结合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开展宪法进基层活动

结合“民法典进家庭”“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织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宪法、民法典、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专题培训,同时组织引导法律明白人积极参与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有效提升法治实践能力。针对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深入农村、社区、家庭开展普法宣传,突出宣传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引导全社会形成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的良好风尚。充分发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作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宣传讲解《法律援助法》,引导群众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增强普法宣传的精准度与实效性。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开展宪法进企业活动

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组织律师走访联系企业,了解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为企业面对面把脉法律难题,提供政策解读、法律论证等服务,切实增强企业管理者和企业职工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维权的意识。深入推进“法企同行”“百所连千企”“法企服务一线牵”等法治体检活动,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健康运行。

结合法治文化涵养工程 开展宪法进公园(广场)活动

在三湾公园新建运河法治文化长廊,设置宪法法律宣传专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摆放宣传展板、现场法律咨询等形式,普及宪法知识、弘扬法治文化。各县(市、区)利用已建成的宪法主题公园广场或者宪法专区同步开展相应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在全市组织宪法主题公益广告、海报等创作征集活动,利用公交站台(车载电视)、户外电子显示屏等,集中展播(映)宪法主题动漫微视频作品,推动形成“全屏”联动合力宣传宪法法律的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结合全民网络法治素养提升工程 开展宪法进网络活动

在媒体开辟“宪法宣传周”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全市宪法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促进宪法精神的网络传播。在全市各级网络视听媒体上集中播出宪法宣传公益广告,加强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新出台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全面升级线上宪法宣传教育馆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体验馆。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本地本部门普法网站、门户网站普法栏目以及普法“两微一端”等线上阵地优势,开展宪法法律知识宣传和微视频展播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宪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扬州市司法局)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溪县公安局:关爱民警心理健康 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