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江苏邳州:汇聚司法力量 精准高效护航营商环境

2021-11-18 16:30:57   

近年来,邳州法院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聚焦企业经营问题,把执法办案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打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新型“组合拳”,为企业健康有序改革发展提供精准高效司法服务保障。今年,通过破产重整、清算等方式盘活僵尸企业23家,为当地企业成功化解债务10亿余元,盘活土地资源65万平方米,营商环境充分优化。

因事制宜,优化司法服务保障

“非常感谢邳州法院在我们企业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的帮助,在这样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中,我们能够更加放心的加大生产投资,把企业做大做强。”江苏金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杰在邳州市企业家座谈会上对邳州法院助力营商环境做法频频点赞。

江苏金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因涉诉导致名下资产面临被查封,而该公司当时正处于融资的关键阶段,一旦出现基本账户被保全情况,将直接导致银行贷款审批不通过,融资计划流产,资金运转不畅,从而威胁到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营。

“我院在审理中了解到金发环保科技公司是邳州高新区的支柱企业之一,如果因涉诉导致企业不能运转,将会对该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给高新区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院立即启动涉诉企业绿色通道,优先快速处理,以同等被保全财产置换查封的方式化解该公司融资危机。该公司很快渡过难关并迅速发展壮大,成功吸引了禧天龙科技等一批企业的入驻,助力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邳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潘荣凯表示。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形式多样,情况复杂,法院在处理企业涉法问题上不能“一刀切”、“一棍打”。邳州法院通过畅通企业涉法诉求反馈渠道,主动靠前服务,审慎灵活执法,及时开设“全域诉服优化营商环境”窗口,开辟企业涉诉处理绿色通道,对企业在生产运营、劳动用工、贸易经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积极构建亲商、护商、暖商司法服务环境。

审慎执法,强化司法震慑力度

在优先保护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邳州法院重点聚焦破产案件中“逃废债”和虚假诉讼情形,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维护企业信誉,保障公司合法利益和正常运转。

今年初,某公司因无法清偿汤某到期债务,汤某向邳州法院申请对该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审查阶段发现该公司在明知拖欠近200名员工工资等债务的情况下,仍将公司资产以720万元的价格转让,并将转让款付至个人账户中。法院认定该行为属于逃避债务行为,裁定驳回申请人汤某对被申请人某公司的破产清算申请,将案件退回执行部门继续执行,并函复执行部门,建议追究相关主体逃避债务的刑事责任。

2020年底,邳州法院成立徐州首家金融审判庭,审理涉金融纠纷案件,护航普惠金融政策健康运行。2021年与市司法局、市地方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邳州分行联合成立“邳州市金融案件调处中心”,2021年前三季度,已成功处理涉金融纠纷案件1000余件,收回不良贷款5000余万元,为营造健康安全的金融环境贡献了快速高效的司法力量。

府院联动,发挥司法示范效应

邳州法院通过推动建立企业“救治”府院联动机制,盘活社会资源,在组成营商环境建设专班的基础上,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清理盘活土地资源专班”等工作小组,深入辖区经开区、高新区和 8个重点工业镇开展集中走访调研。牵头制定《关于破产企业涉土地问题的处置办法》等文件,为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

今年,邳州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顺利解决了已烂尾十余年的新虞豪庭小区项目问题。该楼盘系徐州新虞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其因非法集资导致资金链断裂,形成烂尾。在邳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引入外来资金接盘,依法进入破产重整。经多方努力,工程进展有序,为推进工程进度,实现尽快入住,邳州法院会同该市有关方面领导和住建供电供水等职能部门现场办公,依法依规特事特办,在通水通电消防验收等工作上达成共识。与此同时,第二次债权人会议顺利召开,破产管理人报告获得通过,为企业破产重整和数百名购房户尽快上房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邳州法院出台《关于为加快建设“六个邳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聚焦法院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法治属性,从加强府院联动等层面,推出16项具体工作举措,强化依法服务和保障营商环境建设。(邳州市人民法院朱玉军  冯卫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异乡务工讨薪难 家乡法院来支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热点话题

热门视频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

“以租代采”缘何吸引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