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司法局以有力举措解人民群众身边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全力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一定成效,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群众身边。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初冬时节,朗朗诵读声在《吕氏乡约》的发源地——蓝田县三里镇乔村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响起。诵读中传递出的法理法情,引得路人不时驻足静听,细细思量。就在这《吕氏乡约》发源的地方,蓝田县司法局用一件件为民实事,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为民故事……
真心+恒心 巧解树纠纷
“多亏了韩所长,要不是他,我可能就把两个儿子搭进去了。”蓝田县华胥镇村民胥某诉说了堵在心里的“大石头”。胥某和王某是前后院居住的邻居,王某家的大椿树爬上了胥某家房顶,因树冠较大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胥某多次找王某协商,并愿意出钱让王某将树移走,但王某死活不同意,无奈之下,胥某找到了华胥镇司法所。韩所长进村了解情况,并与村干部、王某的亲朋好友一同做王某的思想工作,前后跑了20余次,但王某依旧油盐不进。怎奈天有不测风云,几天的连阴雨造成土壤严重松动,王某家的树瞬间压塌了胥某家房子,胥某一怒之下叫回了自己的两个儿子,准备找王某闹事。韩所长和村干部正在雨中劝说王某移树,看见怒气冲冲的胥某和他的儿子,便知事情不妙,眼看着一场因树引起的邻里矛盾就要激化,韩所长赶紧同村干部一起将双方当事人分开,采取背对背的方式耐心调解。因王某态度太强硬,韩所长只好打电话给派出所,在派出所民警的严厉训诫下,王某总算有所松动,韩所长立即联系专业人员移树,经过几个小时地努力,胥王两家终于握手言和。
“没有调解不好的案子,只有调解不好案子的人。工作中一定要拿出真心,运用匠心,坚守恒心,坚持走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让服务有高度,调解有力度,司法有温度,才能真正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蓝田县政法委副书记沈小宽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调解工作的真谛。
远程探视好方便 亲情帮教暖人心
“感谢党和政府,这个视频会见真是太好了,非常方便!不然我这身体状况,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我儿子出来了。”蓝田县灞源镇万军迴村老人石某在司法局通过远程探视完在铜川某监狱服刑的儿子后,拉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道。儿子犯错误,老人痛心不已,但在怒其不争的同时,“可怜天下父母心”还是让老人非常牵挂儿子,想见儿子一面成了老人的心头之忧。县司法局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告诉老人可以通过视频见到儿子,并立即派车接老人到司法局安排了视频探视。
“为了做好疫情期间对服刑人员的亲情帮教工作,咱们局本着‘改造好一名罪犯,挽救一个家庭,和谐一片区乡,稳定一方平安’的想法,在规范程序,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加大了远程探视的宣传力度,鼓励服刑人员家属通过视频与服刑人员‘零距离’沟通,让服刑人员在亲情感化下安心服刑、积极改造,坚定早日回归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解决了家属因时间、空间、经济等原因导致的会见难问题。”蓝田县司法局副局长冯真说出了开通视频探视的初衷。
撑起矫正对象“心”天地
“我从来没想过政府会给我这样的人送来生活费,而且还和村委会、镇政府沟通,让他们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真的是帮人帮到了家。感谢党,感谢司法局的领导,我一定会好好努力,重新做人,做个好人。”蓝田县厚镇社区矫正对象张某激动地说。张某因合同诈骗罪被浙江省淳安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现在接受社区矫正。入矫以来,县司法局在教育帮扶过程中了解到张某患有尿毒症,每周要到西安做两次透析,因病无法正常工作,生活陷入了困难,社区矫正科同志将情况汇报给局党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沈养生非常重视,专门为张某送来了生活费,于是便有了前面这一幕。
“社区矫正对象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为了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感恩社会,先后开展了走访慰问、谈心谈话、心理辅导、办好事实事等系列活动。同时对全县在册刑释人员不定期排查回访,协调所在镇街及民政、人社等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就业及生活中的困难,让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真切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蓝田县司法局就是这样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撑起了“心”天地。
上门服务 实事办实
“您好,公证处吗?因为疫情我出不了门,但是我公司的借款合同必须今天办理完公证手续,您能帮帮我吗?”蓝田县西北家具工业园某公司法人胡某在电话那头焦急地说道。司法局公证处详细询问了具体情况后,及时上门为胡某的公司办理了相关业务,让该公司的紧急问题得以快速解决。
“县司法局公证处真是把我们老百姓放在了心上,都不用我这老头子出门,就给我把手续办好了。”蓝田县三里镇王村75岁老人魏某说。魏某的子女长期在外务工,属于独居老人。今年3月8日他的小儿子不幸车祸身亡,留下一笔遗产急需办理。司法局公证处为方便老人办理放弃继承权声明公证,主动为其上门服务,办好了相关手续。
“为群众办实事的关键就是实,就是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之所难。群众喜欢用微信沟通,我们就及时推出了智慧法援,让群众足不出户,在家通过微信就可以咨询、答疑、申请法援等;群众喜欢找专人为自己服务,我们就支持点援;群众不方便出门,我们就上门服务……总之,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正如局长沈养生所说,蓝田县司法局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凭借一颗匠心巧妙地推出了十项法律服务便民措施。比如:公证处推出公证事项“24小时出证清单”和“证明事项承诺清单”,使办证群众最多跑一次。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65岁以上的老年人、涉及家暴离婚的妇女、军人军属等前来申请法律援助事项的,一律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实行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司法服务企业方面,司法局联合县委统战部、工商联,成立了蓝田县民企法律服务团,深入县工业园、华胥家具工业园、洩湖食品工业园,开展了“法律进企业,我为企业解难题”主题实践活动,为企业免费开展法治体检、协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企业风险防控意识,为企业良性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乡约文化赋能德治与自治
“咱们蓝田县作为《吕氏乡约》的发源地,乡约文化几经流传已经在群众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所以,我们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非常重视乡约文化的效能,让乡约文化赋能德治与自治,打造乡村治理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蓝田县司法局把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法治思想与《吕氏乡约》中的“过失相规”理念相融合,把《吕氏乡约》和村域发展深度融合,邀请退休老教师、乡贤名人,学习借鉴《吕氏乡约》修订《村规民约》,把忠孝礼仪、热心公益、文明礼貌、环境卫生、信访矛盾调处、社会治安、基层治理、组织建设等作为主要内容,在村里醒目位置张贴,方便村民熟记;成立了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对村域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议;开展好媳妇、好公婆、好党员、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开展村级道德讲堂和乡约传习活动,邀请省市史学专家学者进村讲授乡约文化的内涵意义;在村小学举办乡约诵读进校园活动,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完成了法治、德治、自治的有机结合。
“我为群众办实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蓝田县司法局表示,将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从大局出发,从细微处入手,把人民群众的桩桩件件实事都办实,把对人民群众的点滴“小爱”汇聚成一心为民的“大情”,真正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落到实处。(任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