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不怕“啃硬骨头”,农家子弟变身职业能手

2021-12-24 17:03:30    工人日报

“他的焊接量最大,焊口成型美观,而且焊接一次合格率最高。” 近日,在中石化武汉公司新装置施工现场,提起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的李建德,无人不对这位来自农村的电焊能手竖起大拇指。

2007年,来自山东临沂农村的李建德离开故土,来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电焊工。

每当想起在家务农时的场景,李建德就会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要在这个大舞台上练就一身绝活。”他深知自己理论底子薄,经常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焊接工艺理论知识,钻研国内外焊接工艺原理。

2019年,李建德参加了天津石化炼油升级改造项目。他进行的渣油加氢装置镍基合金管线的焊接任务,其管线内部介质高温、高压,材质比较特殊,操作难度极大,对焊工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这活太难了,想要完成任务非常不容易。”许多老电焊工见状都频频摇头。

李建德开始也认为这活不好干,“难干就不干了吗?回家种地去?”经过不断的思索与打量后,他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之后的时日里,他不断地查资料、比对数据,用一系列试验来论证自己的猜想。“这项新焊接工艺的关键,就是要对每一道焊口严格控制焊接热输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焊接气孔裂纹等缺陷的产生”。

找到答案的李建德主动请缨,拿起焊枪,将新的工艺应用到项目中,成功完成了这次镍基合金管道的焊接,合格率达到99%以上,创造了四建公司此项管道焊接新纪录,也让许多老员工深感佩服。

只要有时间,李建德还到其他班组拜师学艺,积极参加企业各类焊接技术培训,开阔眼界。当把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现场实践后,李建德的焊接技术突飞猛进。

2020年6月,天津(中沙)石化乙烯裂解炉出现紧急情况,一道炉管焊口出现开裂,李建德不畏裂解炉运行中蒸汽温度高、炉管间距小等复杂焊接环境,果断采用独眼看焊道方法,在狭小的空间内用左手对开裂焊口进行焊补。

“焊接一道口,合格一道口。”李建德在参建过的大大小小项目中总是这样要求自己,这次也不例外。为了保证焊接质量,他从十几米长的其他大管内钻入到这道焊口处,把充气设施塞进管内。“这样虽然很费力,但是能保证焊接质量。”李建德说。

焊接一次成形,有效控制了热裂纹的产生,焊缝强度高度满足机械性能使用要求。“经过严格检测,焊接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工友们对他频频点赞。

多年来,热衷技术钻研的李建德还摸索出了独特的起弧手法,练就特殊位置焊接等多项技术“绝活”。2018年至2020年间,他三次参加焊工技能竞赛,获得天津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理论考试第一名、全国工程建设系统优秀焊工称号等荣誉。2020年,他还作为天津市和中国石化的代表,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身怀绝技的李建德从来不将自己的技术当作个人专利来对待。他在成为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焊接技术带头人之后,把生产和教学结合起来,竭尽所能在班组内开展“传帮带”工作,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李老师”。

看到现场焊工操作不规范、手法不到位时,他都会主动上前仔细进行指点,手把手教新员工握焊枪、传授操作技巧,将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倾囊相授。

近年来,工程建设市场上焊工需求量越来越大,满载荣光的李建德也收到许多来自其他企业的橄榄枝。对此,李建德坚定地说,“是公司培养了我,使我从一名临沂山区的农家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电焊工,公司需要我一天,我就要安心工作一天。”

14年如一日,李建德靠踏踏实实的努力实现了从农家子弟到行业内电焊高级技师的转变,也深深体会到眼前的荣誉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奋斗起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李延军: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下一篇:藏在45本笔记里的珍贵“秘方”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