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问鼎苍穹的道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从零开始艰难探索,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成就了载人航天的一次次成功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凌云壮志。12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载人航天领域党员代表从自身经历出发,围绕“飞天逐梦写忠诚”与记者展开交流。
“载人航天指引并激励着我一步步成长。”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集成技术中心主任王珂,与航天事业有着特别的缘分。“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那年我考上大学。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我进入中国科学院深造。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负责神舟七号的固体润滑材料暴露实验,这是中国第一次有航天员参与的舱外科学实验。”
目前,王珂和团队的主要任务是打造国家级太空实验室。“10年前团队组建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从科学实验载荷几公斤,发展到空间站阶段重达十几吨的十几个大型空间科学设施,我们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为国问天写青春’是航天人无悔的追求。”
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学子成长为航天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航天员汤洪波始终铭记“身体失重,心灵永不失重”。回忆起选拔和训练的故事,他记忆犹新,“当航天员以后才发现,训练科目是如此之多,维度是如此之广,要求是如此之高。2010年入选后,我等待了11年,也经历了成为备份航天员之后的从头再来。但我一直觉得,有使命在肩上,有梦想在心中,每天都是幸福的。”
对于同样怀揣航天梦的年轻人,汤洪波发出邀请:“目前我国航天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未来还将发射光学舱和空间站共轨飞行,需要大量具有不同专业背景、有志于航天事业的人才加入。所以,航天事业‘星辰大海’正在等待年轻有为的你。”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总体技术局局长、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助理董能力看来,勇于自我否定,是载人航天事业取得成功的法宝。他举例说:“2013年底,经过大量研究,我们决定把巡天空间望远镜放在实验舱II,到了2014年5月,我们解放思想,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共轨飞行概念,把望远镜独立出来,与空间站长期共轨飞行,短期停靠空间站进行补给维护。”
2022年,我国将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面对更加艰巨复杂的任务,董能力和团队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航天事业是全世界、全人类的事业,中国的空间站将被打造成一个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为全球的科学家提供机会,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从业26年的孙军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工程师,他在一线全程参与了从神舟一号到空间站阶段历次任务的飞行控制,“我们中心扮演着飞行控制‘神经中枢’的角色,必须保证上十万个遥测参数和遥控指令丝毫不差,保障航天员绝对安全、空间站稳定运行。”
孙军见证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取得的辉煌成就。“我1995年来到中心,当时没有一行软件代码,没有一台计算机设备,关键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的,我们白手起家,一部一个脚印走到现在。为攻克空间站难题,我们反复组织攻关,先后推翻了十几个技术路线,现在终于可以说能够安全自如地建造和控制运维空间站。”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柏林厚,先后参与研制了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和空间站等载人航天器。智能家居、声光电系统、天地一体化网络系统……在天和核心舱的设计中,他和团队听取航天员反馈后深入研究,让航天器更加“宜居”。
“载人航天精神体现了航天人‘坚守’和‘求实’的品质。”柏林厚说,为实现空间站元器件国产化,研制团队经常集中封闭式办公,一起啃下“硬骨头”。“团队里有一些老同志,已经工作了30年以上,仍然秉承着‘严慎细实’的工作精神。他们参与创造了载人航天精神,同时也一直在诠释着这种精神,这是航天人对国家的担当,载人航天的道路一定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