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马达加斯加华商总会会长蔡国伟——

我在马达加斯加见证中马友谊

贾平凡    2021-12-17 10:21:42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9月,蔡国伟(中)在马达加斯加首都郊区向当地民众捐赠衣物。
受访者供图
 

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市中心,10层楼高、总面积达4200多平方米的丽都商场,至今仍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这座建于2000年的大型商场,是福建泉州籍侨商蔡国伟事业成功的重要见证。

从在农村各地摆地摊推销衣服,到在多个城市建大型批发商场,再到成立仓储物流中心、拓展跨境电商贸易……1997年以来,立足马达加斯加,蔡国伟的商业版图早已辐射到非洲、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区。

泉州和马达加斯加都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现在,马达加斯加也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桥梁和纽带。跨海越洋,拼搏奋斗,蔡国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践行者和贡献者。

以下是他的自述。

 

打开市场通道

1997年6月23日,我第一次到马达加斯加(以下简称“马国”)。刚下飞机,我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当地人大多都只简单围了一条白布当衣服穿,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开弓没有回头箭。经过考察,我发现,之前已有不少侨胞在马国做起了服装、鞋、箱包贸易生意,且多数集中在塔那那利佛。面对城市饱和的服装市场,我只能另辟蹊径,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当时,马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蕴含巨大商机。

说干就干。1998年,我瞄准时机,举债4万元人民币,采购了一批纺织服装产品,运到马国销售。当时,我雇佣一名当地司机,开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开始了在马国农村摆地摊的创业之路。不认识路,我只能车开到哪就卖到哪;语言不通,我就按计算器讲价。此间,我常常风餐露宿、食不果腹,其中的艰辛一言难尽。由于恶劣的卫生条件,我一度患上疟疾,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但不管怎样,我都咬紧牙关,决不放弃。就这样,我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走,既批发又零售,直到把手中的货物卖完。

这是我在马达加斯加赚的第一桶金。同时,我也打开了家乡泉州通往马达加斯加的市场通道。

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我进一步拓展生意网络,成立了马达加斯加天球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通过几年努力,我在马国经营的纺织服装、鞋帽、电子产品占当地市场的65﹪以上。

在做生意的同时,我也把较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带到了马国各地。这些年,马国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不但改变了光脚的习惯,也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中马友谊深厚

回想起来,我当初下定决心要留在马国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马国民众非常善良友好。不到马国,就不知道中马友谊有多深。

在马国,无论男女老少,不少人见到中国朋友会礼貌敬礼,并说一声“西诺,萨拉姆!” (意为“中国,您好!”)

这背后是中马两国相互支持、真诚合作结下的深厚友谊。自1972年正式建交以来,中马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和重大利益问题上始终相互支持。中国真心实意支持马达加斯加实现发展,赢得了马政府和人民的高度信任。中国帮助马修建了国家公路、首都体育馆、国际会议中心、学校、医院、基层卫生站等一批基建项目。其中,2号国道是连接首都塔那那利佛和全国第一大港塔马塔夫市的重要交通干线,由中国于上世纪70年代援建,被时任马达加斯加总统拉齐拉卡称为“一朵马中友谊之花”。至今,马国还流传着很多中国援建2号国道的动人故事。

进入新时代以来,类似2号国道的援建项目为中马友谊锦上添花。2017年8月,中国政府援马打井项目和援马首都郊区公路项目相继签约动工。打井项目涉及阿齐莫·安德烈法那和梅那贝两个大区,中国在这两个大区各打100眼水井,极大缓解了该地区居民用水困难的实际问题;郊区公路项目,又称“鸡蛋路”项目,全长19.25公里,其中主线10.25公里,5条连接线共9公里,给当地鸡蛋运输和人们日常出行带来极大便利。

马国人民有难处,中国会伸出援手。自1975年起,中国向马先后派出22批次、共计600多名医疗队员。去年,疫情席卷全球后,中国第一时间向马国援助了包括医用防护服、额温计、口罩和护目镜等急需抗疫物资,为马国抗疫雪中送炭。今年9月24日,中国政府又将援马首批30万剂国药新冠疫苗运抵塔那那利佛,给马国抗疫注入信心和希望。

疫情期间,我与在马侨企一起,先后向马达加斯加内政部、塔那那利佛市政府、宪兵队等政府部门及其他机构、当地民众捐赠大米、口罩等各类防疫物资,与马国人民共渡难关。

 

参与“一带一路”

2021年11月,我有幸到上海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厅里,我看到了马达加斯加特色农副产品展位,感觉非常亲切。

近年来,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马国的各类农渔业产品和土特产也相继走进中国的寻常百姓家。这是中马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

作为非洲第一大岛和东非重要国家,马国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桥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马国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

在马国深耕多年,我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未来还将为马达加斯加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这几年,我又在马国相继投资建设皮革制造、劳保手套和再生塑料生产基地,从中国派管理技术人员前往马国培训当地员工,现有生产员工2000多人。马国是一个“秀色可餐”的岛国,旅游资源丰富,但服务设施不足。未来,我还将投资马国旅游业。

令人欣喜的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马贸易额与建交之初相比增长了百余倍。自2015年起,中国连续6年成为马达加斯加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企业积极为当地创造就业,用工本地化率达到近90%,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极大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中马共建“一带一路”为中非深化合作注入强大动能。“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侨商在非洲创业创造了很多机会。非洲国家发展潜力大,市场空间大,蕴含着很多创业商机。未来,广大侨商搭乘中非合作共赢的快车,一定能实现更大发展、收获更多成功。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的坚定追随者
下一篇:“抢修活地图”守护万家灯火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