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近20年,意大利中意学校校长傅文武一直专注于做一件事——教侨二代、华二代讲好中国话、写好方块字。因为在他看来,无论华侨华人走到哪里,中文始终是他们“根的语言”。
以下是他的自述。
将中文课堂带入正轨
2002年,我和妻子来到意大利南部第一大城市那不勒斯,从岳父手中接过了创办两年的中意学校。
最初,中意学校以教当地侨胞意大利语为主。不少华侨华人来意大利发展后,由于语言不过关,无法很好融入当地社会,在工作生活中面临许多困难。我岳父创办学校的初衷,是希望这所学校能够帮助侨胞解决学习意大利语的需求。我岳父曾尝试在周末开设中文班,教侨二代学中文。但2000年前后,那不勒斯的华侨华人数量还不是很多。由于生源少、师资力量不足,中文班没开多久就停了。
我来意大利之后发现,许多侨胞在出国初期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只能将孩子寄养在意大利人家里。久而久之,许多侨二代虽然长着中国人的面孔,却只会说意大利语,这让他们的父母非常无奈,也深感教孩子学中文的必要性。于是,我和妻子在接手中意学校后决定,重开中文班。
刚开始,我们在生源、师资、教材等方面同样碰到了各种难题。那不勒斯的华侨华人居住较为分散,许多家长又没有汽车,不方便接送孩子。我就自己开车,一家一家地去接孩子们来上学。意大利的中文老师稀缺,我辗转找到一位在那不勒斯东方大学教中文的中国老师,请她来为孩子们上课。为了找到合适的中文教材,我向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求助,工作人员很快帮我联系上国内侨务部门,寄来了暨南大学编写的中文学习教材。
就这样,我们一步步克服挑战,逐渐将学校的中文课堂带入正轨。学生从初期的20多人,发展到现在数百人规模,教师团队也有数十人。
中文使用越来越频繁
在学校发展的近20年间,国内侨务部门一直给予我们方方面面的帮助,这不仅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前行的方向。
2014年,妻子去北京参加了第三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当时,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华文教育界代表受邀参会,共同探讨如何在海外推动华文教育发展及转型升级。会上,妻子聆听了许多其他国家中文学校负责人分享各自的办学经验和成果,并对如何选用教材、如何与国内中文教育接轨有了更多了解。回到意大利后,妻子兴奋地和我说:“我们参加得太晚了!如果再早几届去,我们就能更快更好地把学校的中文教育办起来。”
正是那次参会经历,让我们看清海外中文教育蓬勃发展的前景,也更坚定了扩大学校规模的决心。2015年,我们在那不勒斯开办了第二个校区,覆盖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并以教中文为主。我相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未来中文在海外的使用将越来越频繁。
这些年,我还积极组织学生们参与国内侨务部门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鼓励他们通过更多方式认识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孩子们的成长令我欣慰。有一名中意混血的女孩,爸爸是意大利人,妈妈是中国人。之前,她对学中文不是很感兴趣,只在妈妈的鼓励下来上过我们的周末中文班。后来,我邀请她参加了国内侨务部门组织的“寻根之旅”夏令营,到中国实地走一走、看一看。那趟中国之旅激发起她对中国以及中文的浓厚兴趣。回来之后,她不仅没有落下一堂中文课,还主动要求参加暑期课程。她说,学好中文是她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在线教学创造新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给海外中文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线下课堂一度被迫按下暂停键。为了让学生们停课不停学,我们第一时间开启了线上微课堂。同时,我们尽可能地在线上营造出与线下相似的授课环境,甚至同样采用上下课铃声,让学生们即便在家上网课,也如同坐在教室里一般。
当然,一所学校的力量毕竟有限。就在我们担心如何能让“云课堂”长期“在线”之际,国内华文教育推广机构以及多所高校再次为我们送来“及时雨”。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向我们推荐了研发成熟的网上授课平台,更加方便学生们在线学习。中国侨联推出“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活动,与各级侨联联动,精选一批有关成语寓言、名著名人、人文地理、防疫知识等适合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内容,编成故事,制作视频或动画,定期推送给众多海外华校。华侨大学也为我们免费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类网课。江苏师范大学国际学院还与我们学校签订了海外线上实习实践合作协议,进一步充实了我们的师资力量。
虽然网络课堂不能完全替代线下授课,但是通过互联网,我们有了很多渠道可以将中文教育、中华文化传播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学生们也有更多机会享受来自国内的优质教学资源。
如今,我们的学生数量比疫情前还增加了100多人。一些住地较为偏远的孩子,也因为我们开设了网上课堂而能更方便地学习。从中,我感受到了网上课堂对中文学校发展的助推力。因此,在疫情稍有缓解之后,我在恢复线下课堂的同时,仍然保留了线上教学。
疫情发生之前,我原本计划在另一座城市开设一所新学校。但受疫情影响,这个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不过,我会继续办好中文学校。如今,我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借助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让生活在偏远地区的侨二代也能更好地学习中文。